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半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个小题,共48分)

1.苏格拉底说:“哲学开始于对微小事物的质疑。”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以上说法表明()

①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抽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哲学开始于对微小事物的质疑,表明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①正确。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②排除。

③: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表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抽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③正确。

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始基”,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下列观点与二人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②外在的世界只是内在心灵的投影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④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水是万物之始基”“气者,理之依也”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入选。

②:“外在的世界只是内在心灵的投影”,说明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②排除。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认为阴阳师世界本源,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③入选。

④:“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排除。

故本题选B。

3.中国政府推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ChinaTravel”迅速成为2024年国际热词。他们用视频记录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中国的安全与现代化,让更多外国人重新审视过去部分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和刻板印象,了解更真实的中国。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①排除。

③: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内容,③排除。

②④: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用视频记录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中国的安全与现代化,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真实的中国。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4.据2024年4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通过有效应对去冬今春冰冻雨雪和寒潮天气,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冬小麦面积稳中略增,一二类苗比例高达91%。由此可见()

①正确的农业决策是农业工作的出发点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③认识和改造农业工作规律,保障粮食安全

④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客观实际和规律是农业工作的出发点,①排除。

②④:通过有效应对去冬今春冰冻雨雪和寒潮天气,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表明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②④正确。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可以认识规律,但是不可以改造规律,③排除。

故本题选C。

5.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机器人可以进行复杂的对话、完成特定的任务;AI可以预测交通拥堵状况和未来交通趋势,为驾驶者提供更加智能的路线规划……由此可见,人工智能()

A.能够复制人类的意识,成为独立的意识主体

B.在某些领域能代替人类开展能动的创造性活动

C.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D.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已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是意识的主体,A排除。

B:人工智能不具有意识,也就不具有能动创造性,B排除。

C: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表明人工

文档评论(0)

199****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