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高考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日,一组“生紫烟”图片引发全网关注,多个网友拍摄到:阳光照射下的烟雾,出现梦幻的紫色。这“生紫烟”的景象是千年前“诗仙”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生动体现。诗中“生紫烟”的景象不但有道家“紫气东来”的文化内涵,还合乎科学事实。
要解释这一现象,得从光的传播说起。太阳光通过同种均匀介质时沿直线传播,反之传播方向就会发生改变。由此,太阳光进入成分复杂且不均匀的大气层后,会跟空气分子、尘埃、气溶胶等介质相撞,从而产生散射。与直射、反射、折射、衍射等一样,散射也是一种光学现象。
太阳光在大气层中的散射分为两种情况:当它遇到直径比太阳光波长小的空气分子时,会进行选择性散射,其散射强度与波长相关,这种散射叫分子散射;当它遇到直径比波长大的尘埃、气溶胶(大气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微粒的总称,如雾、烟、霾)等物质时,一定范围的光波会全部被散射(即无选择性散射),这种散射叫米氏散射。分子散射里,光的波长越短,散射越强,反之亦然。这个规律是二十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的,所以分子散射又叫瑞利散射。
瑞利散射可以让天空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众所周知,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其中波长最长的是红光,通常约650纳米。波长最短的是紫光,通常约400纳米;蓝光次之,通常约450纳米。由于瑞利散射的影响,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其中的红光由于波长较长,散射较少,因此穿透力更强,通常能够穿透大气抵达地面;而紫光和蓝光由于波长较短,散射较多,穿透力很弱。秋高气爽或雨过天晴,大气中的尘埃和气溶胶较少,阳光经过大气分子强烈的瑞利散射后,蓝光和紫光散射到四周甚至布满天空。而人眼对蓝色更加敏感,对紫色感觉次之,所以天空看起来呈蔚蓝色。
这种现象是否与“日照香炉生紫烟”有关呢?
这得结合《望庐山瀑布》所描绘的景象来解释。诗中的“香炉”是指庐山西北的香炉峰,因峰顶尖而圆,形似巨大的香炉而得名。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升起阵阵紫霞,如同烟雾一般,甚是美观。
有人会问,既然瑞利散射让香炉峰上呈现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而人眼更易感受到蓝光,那李白为何不写成“日照香炉生蓝烟”呢?除去紫色是道家最推崇的祥瑞之色这一主观原因,答案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很可能是李白观看瀑布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香炉峰上气流分子的直径和紫光的波长差不多,所以散射光中紫光最强,散射最多,很容易被人看到。二是相对天空而言,香炉峰距离观察者更近,更容易看到紫光。网友近距离拍摄到紫色为主的烟雾,也是这个原因。
“日照香炉生紫烟”这一景象成为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典范,科学同样充满诗意和美感。
(摘编自《“诗仙”李白眼没花,原来真会“生紫烟”!》)
材料二:
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代各种染色技术,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颜料的生产等,我国古代绘画、纺织等艺术的辉煌成就与这些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北宋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以赭色为衬,以石青、石绿的天然矿物颜料为主,层层渲染,充分利用了石色的浑厚,并在颜料叠绘过程中寻求微妙的变化。这幅传世名画历经千年仍然近乎完美,绘画载体的“纸寿千年,绢寿八百”以及颜料、绘画手段的独特性是它可以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科学画报》)
材料三: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两条路径,它们时而并行,时而交叉,看似截然不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以其严谨的逻辑和精确的数据,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表现力,触动我们的心灵。在探索自然的道路上,科学需要艺术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表现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艺术需要科学的严谨与精确。
当代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日益紧密,科学正在成为艺术进步的巨大推力。科学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成果给予艺术家启示与灵感,科学的逻辑思维与艺术思维不断地发生交叉、相互渗透,成为艺术创新发展的一个亮点。在科学与艺术的综合实践中,新的艺术媒介、新的艺术形式频频出现,生物艺术、分形艺术、纳米艺术、智能艺术等融合性的艺术形式悄然兴起,艺术显示出了空前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艺术思维也不是完全脱离逻辑与抽象的,往往以科学论据为基础,甚至能走到科学思维的前面,预见科学思维未来的轨迹。
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往往是在各自领域内部自组织、自演化过程中实现的。这种自组织的共生关系使科学和艺术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化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自20世纪以来,科学与艺术互相沟通、互相渗透与互相融合的趋势日益显现,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交叉科学和综合艺术。它们的碰撞融合带来了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高考语文质检试卷(二).docx
- 2025年湖南省株洲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ocx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镇江市、盐城市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ocx
- 2025年大湾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ocx
-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docx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新高考适应性语文试卷.docx
- 2025年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ocx
- 2025年河北省邯郸市高考语文二调试卷.docx
- 2025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ocx
- 2025年广西南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ocx
-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语文试题.docx
- 河南省焦作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
- 山东省邹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选课调研语文试卷.docx
-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 2010-2023历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
- 湖南省长沙市平高集团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
- 山东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语文.docx
-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
-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拓展100”知识竞赛语文试卷(I).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