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古文阅读练习.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始吾居乡,有病寒而咳者,问诸医,医以为01蛊,不治且杀人,取其百金而治之,饮以蛊02药,攻伐其胃肠,烧灼其体肤,禁切其饮食03之美者,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已,04累然真蛊者也。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05以寒药,旦朝吐之,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06食。惧而反之,则钟乳、乌喙杂然并进,而07漂疽痈疥眩瞀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08愈甚。里老父教之曰:“是医之罪,药之过也!子何疾之有?人之生也,以气为主,食为辅。今子终日药不释口,臭味乱于外,而百毒战于内。劳其主,隔其辅,是以病也。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而进所嗜,气完而食美矣!则夫药之良者,可以一饮而效。”从之,期月而病良已。——苏轼《盖公堂记》节选医古文阅读练习百年以来。经学家专讲读书。得间每执一卷。未领真趣。先求其疵。遂以号于人而自矜有得矣。此欺世盗名之术。若医者。身命之事。死生所关。岂可以虚名了事哉。不料丹溪作局方发挥以后。此风滔滔不可止。每著一书。必痛诋前贤。以为立名之地。惟仲景不敢毁。则迁怒于叔和。识者见之真不值一笑也。尝谓胸中存一丝菲薄之心。则心便不能入。虽读遍百家。终无所得。故读内经。即深信其为黄帝岐伯书。读难经。即深信其为越人书。读伤寒。金匮即深信其为仲景原文。读甲乙经。脉经。千金方。翼方诸辑录古书。即深信其理法必有所授。读东垣。河间。洁古。丹溪。立斋。景岳诸家。即深信其学问必有所胜。即肤庸至于冯氏锦囊。沈氏尊生。平心求之。皆有至理。如此久久豁然贯通。自能臻于万殊一贯之妙。是从脚踏实地。真积力久而得。非从超颖顿悟。浮光掠响(影)而来。自无明暗相兼得失参半之敝矣。孔子曰。信而好古。又曰。笃信好学。不笃信又焉能好学乎。(周学海《读医随笔》)在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上作者主张:笃信好学读《内经》,即深信其为黄帝岐伯书;读《难经》,即深信其为越人书;读《伤寒》《金匮》,即深信其为仲景原文;读《甲乙经》《脉经》《千金方》《翼方》诸辑录古书,即深信其理法必有所授;读东垣、河间、洁古、丹溪、立斋、景岳诸家,即深信其学问必有所胜,即肤庸至于《冯氏锦囊》《沈氏尊生》,平心求之,皆有至理。脚踏实地,真积力久。未领真趣,先求其疵。01超颖顿悟,浮光掠响。02作者反对:胸中存一丝菲薄之心,则心便不能入,虽读遍百家,终无所得。01明暗相兼,得失参半之敝。02原因:万殊一贯:对千变万化的事物都能用一个道理来贯通。窃谓儒道有心传。医道亦有心传。心传者。非口所能言。非笔所能述。要在心领神会而已。如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学者虽不能舍规矩为方圆。然须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而巧妙以传。不必执规以为圆。而圆自无不中规。不必执矩以为方。而方自无不中矩。若是者。其巧妙之谓欤。夫巧妙讵能骤得。必博览群书。简炼揣摩。由博返约。加之临症多则见识广。所谓熟能生巧是也。若读书多而临症少。则胸中了了。指下难明。临症多而读书少。则大海茫茫。望洋莫辨。是以读书临症两不可废。诚能久久圆熟。临症即是读书。读书无殊临症。巧妙自此而生。心传由此而得。其如岐黄之道。思过半矣。从来医法只能言其所当然。而不能言其所以然。病症只说得一面。而未说得三面。吾人读书须从其一面悟出其三面。从其所当然悟出其所以然。由此体会入微。自能一旦豁然贯通矣。是编不过发先贤奥旨扩而充之。并非师心自用也。圣人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余之作是编也。其亦窃此意也。夫书成名曰医法心传。盖即以儒者之心传医家之法。以明其事。虽异其理。则同聊示儿辈。使之知步趋尔。若遽持以问世。则笔墨疏拙。未能畅所欲言。犹未免滋愧矣。01(程衍道《医法心传·自序》)02本文的主旨是强调学医贵在融会贯通。01要做到这点,必须多读书,多临症。02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下·医非小道记》予出中年。尝游东藩之野。遇异人焉。偶相问曰。子亦学医道耶。医道难矣。子其慎之。予曰。医虽小道。而性命是关。敢不知慎。敬当闻命。异人怒而叱曰。子非知医者也。既称性命是关。医岂小道云哉。夫性命之道。本乎太极。散于万殊。有性命然后三教立。有性命然后五伦生。故造化者。性命之炉冶也。道学者。性命之绳墨也。医药者。性命之赞育也。然而其义深。其旨博。故不有出人之智。不足以造达微妙。不有执中之明。不足以辨正毫厘。使能明医理之纲目。则治平之道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得失。则兴亡之机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缓急。则战守之法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趋舍。则出处之义如斯而已。洞理气于胸中。则变化可以指计。运阴阳于掌上。则隔垣可以目窥。修身心于至诚。实儒家之自治。洗业障于持戒。诚释道之自医。身心人己。理通于一。明于此者。必明于彼。善乎彼者。必善于斯。故曰必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必有真知而后有真医。医之

文档评论(0)

189****68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