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2课 《孟子》三章(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docx

第22课 《孟子》三章(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2课《孟子》三章

一、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人恒过____②而后作____③鲍叔终善遇之____④及小白立为桓公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3.读了这两篇文章,你从中分别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白《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初八日,召天祥至殿中,长揖不升。左右强之,坚立不为动。极言:“宋无不道之君,无可吊之民;不幸母老子弱,权臣误国,用舍失宜,北朝用其叛将、叛臣,入其国都,毁其宗社。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天祥就义》,有删减)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4.对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A.贫贱不能移。(动摇)

B.问市人孰为南北。(谁)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止之。(不久)

5.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就甲、乙两文内容来看,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描绘了“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观者”的痛惜之情。

7.结合你的历史知识,说说对于文天祥“长揖不拜”和“南面再拜就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岂①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②口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伶官传序》)

(注)①岂:难道②抑本:或者推究③人:人为的原因。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舜发于默亩之中行(_________)(2)行拂乱其所为(______)

(3)曾益(_________)(4)征于色(______)

(5)自然之理(_________)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满招损,谦得益。

10.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2)(乙)文中,欧阳修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林小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