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临床发热临床诊断与治疗误区
误区1:体温升高=发热?
正常体温大约在36.5℃~37.5℃之间,昼夜波动范围≤1℃。某些生理情况也会出现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称之为生理性体温升高。
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之为发热。
误区2:发热都是有害的?
发热被认为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中等热度可能有利于提高宿主的防御功能,如促进白细胞向感染局部游走和包裹病灶、增强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等。
但高热可明显增加代谢率,引发过度免疫反应,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细胞蛋白变性、组织缺氧、多系统损伤,甚至出现意识改变。
误区3:体温越高,病情越重?
对于1月龄至3岁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儿童不能完全凭体温高低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热时间长短也不能完全预测严重细菌感染的总体发生风险。
对于成年患者来说,发热程度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
误区4:发热到38.5℃才能用药物退热吗?
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38.2℃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高热时推荐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对于体温≤39℃的发热,建议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而无需处理发热。
但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心率约增加18次/分。对于发热可能加重病情或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威胁生命的那些患者,应充分评估退热治疗的获益与风险,不失时机地及时解热。
以发热儿童为例,退热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孩子的整体舒适度,当出现活动、睡眠以及行为改变时,可使用药物退热。重点强调的是整体舒适性和危重疾病的症状,并非一度强调正常体温。
误区5:发热=感染?
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引起发热最主要病因,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肉芽肿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等引起发热也不在少数。
盲目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浪费、病原学检查的阳性率下降,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热、二重感染、产生耐药菌等情况,对原发病的正确诊断造成干扰。抗感染药物不应作为常规诊断性治疗的手段。
误区6:发热的「三素」治疗方案
尽管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退热作用,但其可能增加诊断难度、诱发二重感染、致使感染播散,指南明确指出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药物使用。
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不应作为常规诊断性治疗的手段。维生素C作为人体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有其固有的生物学功能,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发热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误区7:警惕阿司匹林哮喘!
临床常用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NSAIDs?退热药物,因抑制环氧酶使前列腺素合成受阻,但不影响脂氧酶,致使白三烯生成过多而诱发哮喘。哮喘患者应避免或慎重使用该类药物,还应告知患者不要自行购买及服用此类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床肢体麻木起病常见鉴别诊断及不安腿综合征(RLS)诊断标准及治疗要点.doc
- 食品饮料企业生产用水管理制度.doc
- 临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血液透析主要工作原理、机器、使用的产品、时间频率及适用人群等区别.doc
- 临床心包炎疾病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治疗和预防复发要点.doc
- 临床腰椎融合术病人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学习及临床应用.doc
- 临床口服降钾药物选用细节.doc
- 临床肾穿刺活检适应症和禁忌症.doc
- 临床肾脏疾病弥漫性系膜硬化病因、发病机制、关键诊断特征及病理三镜、鉴别诊断及病理图谱.doc
- 临床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作用、适应证、禁忌证、穿刺操作、技术要点、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要点.doc
- 临床血脂管理他汀强度区分及降脂靶点目标值设定要点.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