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被动靶向制剂于宗琴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教师:于宗琴被动靶向制剂

目录Contents01定义02被动靶向给药原理03被动靶向影响因素04常见的被动靶向制剂

一定义被动靶向制剂(PassiveTargetingPreparation)也称自然靶向,系指将药物包裹或镶嵌入各类型的微粒中,根据机体内不同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对不同微粒具有不同的滞留性而靶向富集的制剂。

二被动靶向给药原理被动靶向给药的机制主要在于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丰富的的巨噬细胞(肝的Kupffer细胞、肺部的吞噬细胞和循环系统中的单核细胞等),可以将一定大小的微粒作为异物吞噬,运送至肝、脾等器官,一些粒径较大的微粒则会被机械截留于某些部位,这种自然吞噬的倾向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而产生特定的体内分布特征。

三被动靶向影响因素粒径是影响被动靶向制剂体内分布的首要因素。粒径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被肺的最小毛细血管床以机械滤过的方式截留,被单核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粒径小于7μ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粒径在2.5~10μm时,大部分富集于巨噬细胞;粒径在200~400nm时富集于肝后迅速被肝清除;50~100nm的微粒可进入肝实质细胞中,小于50nm的微粒可传递到脾和骨髓中。

三被动靶向影响因素微粒表面性质对分布也起着重要作用。若微粒表面为亲水性,能在血液中长期循环,若吸附了免疫蛋白,则其表面具有疏水性,易于被吞噬迅速从血中消除。带正电的易被肺毛细血管截留,带负电的微粒易被肝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而滞留于肝。

四常见的被动靶向制剂乳剂的靶向特点在于淋巴的亲和性。油状药物或亲脂性药物的O/W型乳剂静脉注射后,经巨噬细胞吞噬高度浓集在肝、脾中;水溶性药物制成W/O型乳剂经肌内或皮下注射后,易浓集于淋巴系统。0.1~0.5μm时:肝脾肺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清除;2~12μm时,毛细管摄取;7~12μm可被肺机械性滤取。(一)乳剂

四常见的被动靶向制剂(二)脂质体可包封脂溶性药物或水溶性药物被体内巨噬细胞吞噬、浓集于肝、脾和骨髓等器官。可治疗肿瘤或防止肿瘤扩散转移肝寄生虫病利什曼病

四常见的被动靶向制剂(三)微球主要特点是缓释和靶向作用<7μm微球常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7~10μm微球常在肺部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被巨噬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

四常见的被动靶向制剂(四)纳米粒包括纳米囊和纳米球注射用纳米粒不易阻塞血管,可浓集于肝、脾和骨髓,也可通过细胞内或细胞间穿过内皮壁到达靶部位。缓释、靶向、保护药物、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静脉注射给药分布:肝(60%~90%)、脾(2%~10%)、肺(3%~10%)、少量在骨髓。

主讲教师:于宗琴谢谢观看ThankYou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