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2级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答案
1.A【解析】A项曲解词义。材料一中毛泽东引用“糠菜半年粮”的俗语,赋予其新的含义,意在倡导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号召大家要有大粮食观念,在国家粮食生产不够充足的情况下,用吃糠、吃菜等方式进行弥补,以期全国人民共渡难关。
2.D【解析】“进口外国的粮食,必然会冲击国内的粮食生产”错,材料二说的是“如果过度进口粮食,必然会冲击国内粮食生产”,注意“过度”这个限制词。
3.C【解析】A.开发“零星土地”的做法“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不属于“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B.“恢复私人菜园”“酌给自留地”只是为了种菜,也不是“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D.这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几点措施,并非“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只有C项是“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
4.①选择疑问句,问话人提出可供选择的项目让对方进行选择,这样的措辞体现了毛泽东对粮食问题的深度关切和理性思考。②体现了毛泽东不把个人意志强加给他人的民主作风,读来深感平易近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本题考查“选择疑问句的表达效果”,要明确答题区间材料一。结合选择疑问句的作用:引发思考,吸引关注,提高阅读兴趣等。可以从问话人和读者两个角度作答。第一条从内容的角度(问话人的角度)作答。答出“这样的措辞体现了毛泽东对粮食问题的深度关切”或者“这样的措辞体现了毛泽东对粮食问题的理性思考”即得2分。第二条从效果的角度(读者的角度)作答。答出“使读者读来深感平易近人”或者“使读者读来深感亲切”即得2分。
示例:①多产粮:民以食为天,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解决粮食问题,根本在于立足粮食基本自给,这就要保障粮食的基本生产条件。②多储备:不能生产多少就销售多少,拥有多少就吃掉多少,而应该留有必要的粮食储备。③要节俭:减少各种损耗,反对铺张浪费,弘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④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粮食支出。可结合年成和粮食储备量精细地安排好粮食的消耗、尝试适当改变应适当结构来增加粮食储备。(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本题是启示类题目,要明确答题区间材料一,然后筛选概括信息。结合材料一(二)段相关内容“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三)段“多产粮,是上策”(四)段“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可以得出从“多产粮”“多储备”“要节俭”三个角度来分析,然后再结合材料一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要点一:“多产粮”1分,然后答出“多产粮”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基本生产条件)即可得1分。
要点二:“多储备”1分,然后答出“多储备”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即可得1分。
要点三:“要节俭”1分,然后答出“节俭”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优良作风)即可得1分。
要点四:“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粮食支出”1分,有具体的分析即可得分。
D
7.C
8.①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它是作者“心灵的告白”,可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个人独有的感受。凭着真诚感知生命的诗意,让自己艺术的情弦充满智慧和饱满的感情。比如,作者对故乡有深厚的感情,因想念和热爱而去寻找记忆中的京味儿。作者笔下故乡的四季之景和日常生活都充满真情真趣,富有生机。②散文之美提升到文学的层面,指表达得美,比如,文中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四季京味儿的独特韵味,充满生命力。
9.①指四季具体的气味,是北京百姓一年日常生活的自然展现。如冬季的“大白菜味儿”“煤烟味儿”“灰尘味儿”“大雪的薄荷味儿”,春季“柳枝的清香味”“棉鞋的臭味儿”,夏季“槐花的香味儿”,秋天“树叶的苦味儿、霉烂味儿”。②指丰富的故土记忆,是北京地域特色的文化展现。如邻里间的和睦友好关系,生活气息浓郁的地域风俗文化,北京城典型的四季风景,童年趣事及烦忧。③指乡愁、乡思,是精神寄托,表达深切的眷恋之情。它指引漂泊、无家可归的游子回归故乡,寻找精神归宿。④指一种文化底蕴和对悠久厚重文化的历史传承。它以包容的胸襟容纳故乡的一切,也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
D.“作者感觉到秋天的忧伤,这与《故都的秋》中‘清、静、悲凉’的意境特点相同”错误。作者整体的情感基调是体现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之情,“悲凉”之情体现不出,所以与《故都的秋》中“清、静、悲凉”的意境不同。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C.“冷峻沉重的笔调”“带有心酸”错误。作者想念家乡的京味儿,笔下写得都是记忆中百姓日常生活所表现出的自然状态,真实自然,生活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docx
-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专题版)专题突破练10.docx
- 第一次段考分析会班主任发言高一上学期班会.docx
- 选择性词汇知识清单-高三英语一轮复习.docx
- 浙江省苍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技术试题-高中通用技术2.docx
-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docx
- Unit1WhattimeisitLesson1(课时练)-二年级英语下学期(北京版).docx
- Unit1Pets(教案)-一年级英语下学期(新交际英语).docx
- 广东省大湾区(正禾)大联考高三上学期模拟联考日语试题.docx
- 2022-2023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