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09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从近年来小考题的命题来看,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试题类型较为灵活,考查重点侧重于对文言文的理解、赏析和评价。主要题型有:①理解古文字词题;②翻译古文句子题;③体会文言文所蕴涵的哲理题。这部分设题范围广泛,题型灵活,试题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针对文言文赏析、评价和体会思想感情这方面的试题,难度很大。学生在复习时应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
命题焦点:
1.文言实词的理解: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需要通过上下文推断和理解实词的含义。
2.文言虚词的用法:需要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如“之”、“以”、“而”等。
3.句子翻译: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翻译时要忠实原文,同时注意语言流畅。
4.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需要理解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等。这类题目要求具备较高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5.文言文与古诗文的比较:将文言文与古诗文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和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的掌握,这类题目要求异同点。
备考策略:
1.系统梳理文言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实词、虚词、句式等。需要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2.大量阅读文言文: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读物,如《伯牙鼓琴》、《两小儿辩日》、《学弈》等,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培养古文思维:深入理解,熟练掌握课本中的文言文;通过阅读文言文、学习古文语法等方式,培养古文思维,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4.注意答题技巧:如先通读全文,理解大意;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等。
命题方向及分值:
考点
题型
考点
分值
文言文阅读
解释词语题
文言实词(包括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的识别和理解);正确判断和解释文言虚词的用法
2分/4分
朗读停顿题
文言文断句
2分
句子翻译题
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文意理解题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分/3分
对比鉴赏题
对比分析主题、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2分/4分
1.(2023·江苏南通·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①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这样停顿。()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两个“之”意思相同。()
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与“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两个“为”读音与意思都不同。()
④《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3.写出“惟弈秋之为听”这句话的意思。
2.(2023·江苏南通·小升初真题)小古文阅读。
蜀鄙二僧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wéi)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①(bǐ)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②(yù)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富者曰:“子何恃③(shì)而往?
④曰:“吾一瓶一钵④(bō)足矣。”
⑤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⑤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⑥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⑦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⑥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偏僻的地方。②语:对……说。③恃:依赖。④钵:僧人所用的食具。⑤买舟:租船。⑥顾:难道。
1.解释加点的字。
吾欲之南海:①?????????富者有惭色:②
2.文中富和尚两次说“子何恃而往”,对两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表达了富和尚的疑惑,第二次则表示他不相信穷和尚的话。
B.两句话意思相同,都表达了富和尚的疑惑:你依赖什么去南海呢?
C.第二次,富和尚以自己为例,说明穷和尚想去南海是不可能的。
3.本文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①“”。这句话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点14 数列求和方法(原卷版)-2024年新高考艺体生一轮复习.docx
- 考点16 空间几何的体积与表面积(解析版)-2024年新高考艺体生一轮复习.docx
- 考点16 空间几何的体积与表面积(原卷版)-2024年新高考艺体生一轮复习 .docx
- 考点17 空间向量在空间几何中的应用(原卷版)-2024年新高考艺体生一轮复习.docx
- 考点19 排列组合(原卷版)-2024年新高考艺体生一轮复习 .docx
- 考点20 二项式定理(解析版)-2024年新高考艺体生一轮复习.docx
- 专题04:修改病句-2024年五升六暑期阅读精准突破(统编版).docx
- 专题04:修改病句-2024年五升六暑期阅读精准突破(统编版)_1.docx
- 专题4 爱国忧民诗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古诗词专项训练(统编版)(教师版).docx
- 专题4 爱国忧民诗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古诗词专项训练(统编版)(学生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