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门记》
赵孟頫
正文
盖闻玄妙观,为吴城之胜境,古号天庆观,创自晋咸宁二年。至唐开元二年,敕改开元宫。宋祥符五年,改今额。逮我圣元,至元二十五年,江浙行省左丞管公,命道士周德方,即其地建三清殿,规制宏敞,甲于江表。
先是,观之三门,岁久弗治,几于倾圮。住持提点张惟一,慨然以修废为己任,乃与同志道士王寿衍等,谋于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高公,得白金若干两,以为工费。于是,鸠工庀材,以大德六年闰八月始事,至大德七年十一月告成。
凡为门三重,高若干丈,广倍之。中为大门,壮丽雄伟,上为楼,以奉三清像,像皆范金为之,辉煌焜耀,观者悚然。左、右为掖门,规模亦略称。其下为通道,往来者皆由之。
夫三门者,观之表也。表立则里可知,故观之兴废,常系乎此。今三门既新,而观之气象,亦为之一变。四方之士,来游于吴者,必造观以瞻礼。瞻礼之余,因得览吴中之胜概,而叹斯观之重修,为不虚也。
惟是观之兴,自晋迄今,千有余年,其间兴废不常,而卒能不废者,岂偶然哉?盖有神灵阴相之,而亦人之经营保护之力也。今观之新,实赖张惟一、王寿衍等道士之劳,与高公、管公之助。是不可无述,以纪其成。
牟巘记,吴兴赵孟頫书并篆额。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2日-1322年7月29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
内容分析讲解
《三门记》全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由元代牟巘撰文,赵孟頫书并篆额。
1.道观历史沿革:开篇点明玄妙观在吴城的重要地位,其前身为晋咸宁二年所创的天庆观,历经唐开元二年敕改开元宫,宋祥符五年改现名。到元代,至元二十五年,江浙行省左丞管公命道士周德方建造三清殿,其规制宏大,在江南地区首屈一指。这部分内容为后文重修三门的背景做了铺垫,通过追溯道观漫长的历史,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读者了解到玄妙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以及在当地宗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重修缘由与发起:指出原先道观的三门因年久失修,几乎倒塌。住持提点张惟一心怀责任感,以修复为己任,与同志道士王寿衍等,向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高公争取到白金作为工费。这表明了重修三门是基于现实需求,而张惟一等人的积极主动则是推动重修工程的关键因素。体现出个人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担当精神,也反映了当时宗教事务与地方行政的互动关系。
3.重修工程概况:详细描述了重修三门的工程情况,三门共分三重,高度和宽度都有具体规格。中间大门壮丽雄伟,其上建楼供奉范金制成的三清像,左右为掖门,下面是通道。通过对建筑规模、布局以及内部供奉的细致描写,让读者能想象出重修后三门的宏伟壮观,感受到当时建筑工艺的高超以及宗教建筑的庄严神圣。这不仅是对建筑本身的记录,也从侧面反映出元代的建筑风格和宗教艺术水平。
4.三门的意义及影响:强调三门作为道观的重要标识,其兴衰关乎整个道观的气象。如今三门焕然一新,道观的整体风貌也随之改变,吸引四方之士前来瞻礼,他们在瞻礼之余还能领略吴中的胜景,称赞此次重修的意义。这阐述了三门对于道观乃至整个地区的重要象征意义,重修三门不仅提升了道观的宗教影响力,还对当地的文化旅游起到了促进作用,体现了宗教建筑与地方文化、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
5.兴废原因与纪念:作者认为道观历经千余年兴废不辍,既有神灵暗中护佑,也离不开人的经营保护。此次重修成功,离不开张惟一、王寿衍等道士的辛劳,以及高公、管公的帮助,因此作记以纪念此事。这部分内容表达了对各方努力的肯定与感恩,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历史的传承观念,即文化遗产的延续需要历代人的共同努力,这种精神在今天对于文化保护与传承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门记》不仅是赵孟頫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其内容也为研究元代宗教、建筑、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