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2.9万至2万年,宁夏灵武水洞沟的先民将鸵鸟蛋片修整为一个个精致的环形装饰品;距今1.3万至1.2万年的宁夏鸽子山遗址出土的鹿牙装饰品,表面残存着黑色,红色物质。这些考古发现表明()
A.当时已经出现贫富分化 B.已产生明确的社会分工
C.古代先民已有爱美观念 D.人类即将进入阶级社会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旧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精致的环形装饰品”“鹿牙装饰品”可知,先民们利用自然资源,如鸵鸟蛋片和鹿牙制作装饰品,反映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C项正确;材料中的考古发现仅展示了先民们制作和使用装饰品的行为,并未提及任何与财富分配、社会阶层相关的信息,无法推断当时是否出现了贫富分化,排除A项;材料仅限于先民们制作装饰品的行为,并未提及社会分工的情况,如劳动分工、职业分化等,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B项;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的分化、经济关系的变革、政治关系的对立、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等方面,考古发现并未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支持这一结论,且“人类即将进入阶级社会”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2.《周礼》中设置的地官多掌管社会经济,其中主管农业生产的有小司徒、载师、司稼、稻人、草人、遂人、场人、廪人、仓人等。这反映了()
A.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B.西周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C.西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
D.西周继承发展了商代传统
【答案】B
【解析】
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周礼》中设置了众多地官来掌管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事务,如小司徒、载师、司稼等多个官职分别负责不同的农业生产环节或相关事务,这充分体现了西周统治者从制度层面上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通过设置专门的官职来管理农业,能够更好地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发展,反映出农业在西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是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具体表现,B项正确;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种生产模式,强调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题干中只是表明设置了多种管理农业的官职,没有体现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精耕细作的技术和方法等相关内容,排除A项;仅从设置管理农业的官职这一点,不能直接推断出西周时期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社会经济繁荣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农业产量的提高、手工业的发达、商业的活跃等多方面的表现,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及西周这些农业官职设置与商代有何关系,没有给出关于继承和发展商代传统的相关线索和依据,排除D项。故选B项。
3.汉武帝时期共发动了三次全面反击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河南战役,汉收复河南地;河西战役,匈奴退出河西走廊;漠北战役,匈奴北徙漠北。这三次大规模战争()
A.彻底解决了匈奴扰边问题
B.有利于汉朝发展和各民族的友好关系
C.是汉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D.基本解除匈奴对西汉王朝的武力威胁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河南战役,汉收复河南地;河西战役,匈奴退出河西走廊;漠北战役,匈奴北徙漠北”可知,通过这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汉朝逐渐从匈奴手里收复了失地,并且使匈奴逐渐北迁,说明这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基本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王朝的武力威胁,D项正确;匈奴的北迁是基本解除了武力威胁,但并不能彻底解决扰边问题,排除A项;这三次战争并不是要发展和各民族的友好关系,排除B项;这三次战争是汉朝强盛的表现,并非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排除C项。故选D项。
4.唐朝租庸调制规定:每个丁男每年交纳粟二石作为租;交纳绢,绫、絁各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作为调;每年服徭役二十天,不服役则按日折纳绢三尺作为庸。这一规定()
A.有利于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
B.为均田制的推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C.有利于简化税收项目和程序
D.官僚贵族享有豁免租庸调的特权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物理试题(B卷)(解析版).docx
-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试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福建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测评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福建省福州九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B卷(解析版).docx
-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酒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