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04 诗歌鉴赏之鉴赏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型考点汇编.docx

专题04 诗歌鉴赏之鉴赏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型考点汇编.doc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资料

主题: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技巧

自学四步法

鉴赏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

2.表现手法

3.表达方式

4.构思立意技巧

【知识梳理】

设问方式

1、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2、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3、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4、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5、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6、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7、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8、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该题型标准的答题步骤如下,同学们务必掌握。

答题规范

点:点明写作手法。

析:解释该手法在诗歌中是如何运用的。

评:指出该手法的艺术效果及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

修辞手法

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并具体解说,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诗句作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

修辞的运用

(1)修辞手法的答题思路和作用

设题

析点

主要效用和赏析术语

答题范式

对比

①反衬正方,突出其鲜明特征,突出主旨;②表现作者好恶褒贬;③给读者深刻印象和启示。

找出对比双方,提示对比用意,说明对比效果

比喻

生动形象,凸显特征;②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③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引出原句,分析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所突出特征,综述其好处

对偶

①句式整齐,音乐感强;②表意凝练,具警策之美;③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引出对偶名,细析对偶美

比拟

eq\o\ac(○,1)突出事物特征;②赋予无生命的生物以生命,赋予无感情的事物以感情,使语言形象化,显得生动活泼;③便于抒情,激发想象,加强感染力。

引出原句,分析所突出特征,综述其好处

反语

多用于批判对象,揭露对象本质,进行讽刺嘲笑,语中含刺,能增强批判性、战斗性,具有幽默感。

引出反语词句,解释其本意,分析修辞效用

反问

eq\o\ac(○,1)强调突出所反复的内容;②一唱三叹,能加强节奏和抒情效果;③间接反复还有串接文句文段、连接内容、分清层次之用,不断强化内容。

引出问句,判明类别,说明答案,分析效用

反复

①突出思想感情;②分析层次脉络;③增添旋律美,加强节奏感。

找出反复句,解释其意,分析效果

设问

①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情感态度;②引起人们注意,令人深思,发人深省;③能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理清思路、提纲挈领作用。

引出问句,判明类别,说明答案,分析效用

排比

①强调内容,增强说服力;②强化抒情,增强感染力;③造成气势,增强表现力;④层递还能逐层深入的阐述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

引出排比名,分析其效用

夸张

①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激发联想;②鲜明表达褒贬好恶,引起共鸣;③生动开明,幽默风趣

引出原句,分析所突出特征,说明拟人好处

借代

①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性;②委婉含蓄,幽默俏皮;③具有回避和掩饰作用。

引用原文,找出借体和本体,指出特征,综述其好处

引用

①增强说服力,使读者信服;②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让文章赋有文化底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和内涵;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文章富有真实感。

找出引句,分析其效用

双关

①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②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引用原文,分析其双层语意,综述其好处

【例题精讲】

2021-2022学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大堤曲

[唐]李贺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①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②。

莲风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14.请联系全诗内容,赏析最后两句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这两句的意思是女主人公认为现在自己正当青春,如菖蒲花盛开,但是很快就会年华逝去,如秋天老去的枫叶。

(2)运用比喻手法(对比也可),以“菖蒲花”和“枫树”自比,表达她内心青春易逝的焦虑,含蓄地传递出渴望与爱人相伴的急切心理,以此表现相思之情。

(3)诗歌最后两句以暗示收尾,蕴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