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阶段质量评估2.doc

2018年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阶段质量评估2.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阶段质量评估(二)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张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变革趋势的是()

A.“以人为本” B.“以德治国”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解析:从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看,儒家、道家思想并不适合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不为统治者所接受,法家思想则有利于各国实现富国强兵,符合当时社会变革的趋势,被统治者所接受。

答案:D

2.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

A.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C.秦孝公审时度势走变法强国之路

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

解析:商鞅变法的最根本的条件是经济基础变化,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A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A

3.下列不属于秦国变法前的机遇和条件的是()

A.参与诸侯争霸的欲望 B.晋国分裂为三个诸侯国

C.秦国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D.中原士人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B、C、D三项都是秦国变法的机遇和条件;A项是变法的目的,并非机遇也不是条件,故选A项。

答案:A

4.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解析: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就是废除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确立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该措施最能体现商鞅变法的性质。

答案:D

5.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解析:“薄恩礼,好生分”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陌生,而“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就使人与人之间相互防范、相互监视,从而造成关系紧张。

答案:D

6.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按军功授爵 D.建立县制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B、C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它们只是在当时起了一定作用。A项虽然改变了社会性质,是历史的重大变革,但A项的影响仅限于战国时期,D项影响最深远,直到现在。

答案:D

7.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道: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王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解析:由荀子的所见可知,“非幸也,数也”的意思为不是幸运的、偶然的,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答案:C

8.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主要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 B.发展农业生产

C.打击旧贵族势力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解析:商鞅变法强制推行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但根本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

答案:D

9.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贺。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 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D.各国害怕秦国发动兼并战争

解析:公元前361年,诸侯会盟拒绝秦孝公参加,是因为秦国弱小;公元前343年的变化,说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富强。

答案:C

10.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D.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

解析: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在生产力发展,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的背景下出现的。吴起和商鞅顺应历史趋势,掀起变法运动,但由于变法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才出现题干中所述现象,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5分,第12题14分,第13题16分,第14题15分,共6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文档评论(0)

zx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