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了解罪与罚;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含义:犯罪是具有、触犯了刑
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3.刑罚的含义及种类:;4.主刑与附加刑的内容:
(1)主刑: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
刑。
(2)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
出境。;加强自我防范;易误小练
比一比差异,并判断正(√)误(×)。
1.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刑罚处罚。 (×)
2.任何违法行为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
?(针对训练见P37第3题);1.[2024年1月韶关期末]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
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的这一规定表明(B);2.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
罚处罚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犯罪的是(D);3.【易错题】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在境外针对
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21名被告人分别被判
处7年至1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此认识
正确的是(D);4.[2024年1月泉州期末]下框所指的信息是(A);5.[2023·安庆期中]下图给我们的警示是(B);6.[2023·济宁中考]一些名言警句寓意深远,经过岁月的沉
淀,仍闪烁着时代的光芒,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
迪。下面表格中的名言警句与启示对应正确的有(D);序号;点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
己,①对应错误;“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启示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②对应错误;“孝弟也者,其
为仁之本与”启示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③对应正
确;“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启示我们要知廉耻,做到
“行己有耻”,④对应正确。故选D。;7.[2024年1月无锡期末]以下是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的同学
在上网时看到的一个案例:;大家针对该案例展开讨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D);点拨: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该案具有严重社会危害
性,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该案中的“有期徒刑”属于
主刑,只能独立适用,“罚金”属于附加刑,可以独立适
用也可以附加在主刑后适用,法院审理该案时会用到刑
法,A、B、C说法正确;罚金属于刑罚,罚款属于行政
处罚,两者不一样,D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
选D。;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下图是15岁中学
生陈某的变化轨迹。据此完成8、9题。;8.对于陈某的上述行为,判断正确的是(D);9.【法治观念】对于陈某的变化轨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B);10.为深入推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安徽某地
法院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同学们送上一堂生动
的法治教育课。法官重点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进行普法宣讲,并就相关法律法规条
例进行解读。对此,中学生小明认为,一个人只要不违
法就不会犯罪,不犯罪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别
与分析。(8分);答案:小明的观点是片面的。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
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
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
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因此,
一个人只要不违法就不会犯罪。
但是,公民只要违反了法律,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
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
的人。;11.探究活动。
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
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刑法
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在我国仅指《中
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某校专门聘请了法律专家来学校开展主题为“走近
刑法,预防违法犯罪”的普法讲座活动,请你参与组织
此次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在准备过程中,有同学提出疑问:“我们年龄还小,
刑法、犯罪与我们没有关系,有必要参加普法讲座活
动吗?”请你帮忙解答。(4分)
;答案:有必要参加普法讲座活动。理由:法律是全
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刑法是惩治
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参加普法
讲座活动能增强我们的法治意识,让我们学到更多
的法律知识,有利于我们自觉做到遵守法律;犯罪
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参加普法讲座活
动能让我们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远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课时维护秩序课件新人教版.pptx
- 福建省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尊重他人课件新人教版.pptx
- 福建省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2课时以礼待人课件新人教版.pptx
- 福建省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3课时诚实守信课件新人教版.pptx
- 福建省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课件新人教版.pptx
- 福建省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3课时善用法律课件新人教版.pptx
- 福建省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训练课件新人教版.pptx
- 福建省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1课时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课件新人教版.pptx
- 福建省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2课时做负责任的人课件新人教版.pptx
- 福建省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1课时关爱他人课件新人教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