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呼吸道病毒微生物与免疫基础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滨州职业学院授课教师:赵岩《微生物与免疫基础》课程呼吸道病毒

目录CONTENT0102流感、副流感病毒风疹病毒0304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及引起疾病;流感病毒主要生物学性状,包括形态结构、分型与变异;微生物学检查法。麻疹病毒形态结构、培养特性、致病性及其与SSPE的关系知识目标会阻断呼吸道病毒的传播;技能目标形成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素质目标学习目标

01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属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us)1918~1919年期间的大流行全球有2000万人死于流感

流行性感冒病毒生物学性状

分节段的单负股RNA病毒。

形态:球形或丝状。

流行性感冒病毒80-120nm-ssRNA,分节段甲、乙型8个节段丙型7个节段8Structuralproteins:GlycoproteinsHA(H1-H15)NA(N1-N9)M1,M28nucleocapsidsegmentsRNA,NP,PB1,PB2,PAHA-attachmenttoreceptors,initiationNA-degradationofreceptors,release

流行性感冒病毒结构:

核心:由核酸和核蛋白组成。基质蛋白(M蛋白):保护核心与维持病毒外形。

包膜: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流行性感冒病毒分型:变异: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变异的物质基础是HA和NA,两者变异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

流行性感冒病毒培养特性:

鸡胚接种培养;

原代猴肾细胞或犬肾传代细胞培养;

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确定病毒的存在。

抵抗力:不耐热,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甲醛、乙醇等均敏感。

流行性感冒病毒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和处理:

在发病急性期,以前三天为最好。合理采集相应标本,如鼻腔洗液、咽拭子、鼻拭子等,置于Hanks液中。低温运送保存。

分离培养与鉴定:

接种于鸡胚羊膜腔,收集羊水和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鉴定。

流行性感冒病毒微生物检验

快速诊断:①免疫荧光技术和酶免疫技术。②分子杂交技术。③PCR技术。④免疫电镜技术。

血清学诊断:需同时检测急性期(5d以内)和恢复期(2~4周)血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血凝抑制试验,如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高4倍或4倍以上即有诊断意义。

流行性感冒病毒临床意义

流行性感冒病毒预防灭活病毒疫苗,定期注射病毒亚单位疫苗:血凝素对症治疗,防止细菌性并发症

02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生物学性状

单负股RNA,不分节段。

包膜上嵌有两种糖蛋白刺突,一种为HN,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具有流感病毒HA的吸附作用;另一种为NA,具有使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和使病毒在宿主细胞之间传播的作用。

副流感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对热敏感。

副流感病毒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和处理

分离培养:最敏感的细胞是原代人胚肾和原代猴肾细胞。

病毒鉴定:最常用的方法是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亦可用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对病毒进行鉴定。

直接检测病毒抗原: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放射免疫和电镜技术。

血清学诊断

副流感病毒临床意义

副流感病毒经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通过人与人密切接触或气溶胶传播,可引起儿童和成人上呼吸道感染。

03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标本采集和处理

分离培养与鉴定:不能在鸡胚中增殖,可在人类上皮细胞传代细胞系内增殖。细胞病变特点为合胞体形成即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直接检测病毒抗原:免疫荧光技术、酶免疫技术。

血清学诊断:中和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和酶免疫试验检查血清中IgG、IgM及IgA。

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临床意义

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疾病的最常见的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经飞沫传染,最易引起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肺炎,较大儿童和成人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飞沫传播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病后免疫力持久可用减毒活疫苗

04腺病毒

腺病毒中等大小的无包膜病毒,核心为单一线形双股DNA。可在细胞核中形成嗜碱性包涵体。

感染可常年流行,常引起呼吸道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普通感冒、咽炎、扁桃体炎。下呼吸道疾病有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可引起其他器官感染。

腺病毒

05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病毒呈球形,核心为单负链RNA。

麻疹病毒三种衣壳蛋白(L、P、N)

包膜内面为M蛋白,包膜表面有血凝素(H蛋白)和融合蛋白(F);H蛋白与细胞表面病毒受体CD46结合,感染宿主。可在受感染细胞产生细胞融合和多核巨细胞,胞质和胞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