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4 爱国忧民诗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古诗词专项训练(统编版)(学生版).docx

专题4 爱国忧民诗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古诗词专项训练(统编版)(学生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古诗词有以下六个角度:

【角度一】看标题。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可能揭示作品线索、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也有可能奠定诗歌感情基调。

【角度二】看作者。从诗歌作者入手,知人论世。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感情。

【角度三】看注释。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和难懂典故,深入理解诗意。注释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降低理解难度,二是暗示情感。

【角度四】知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情感词是作者情感的最直接体现。不仅要看作者直接抒发的情感,有时一些意象的修饰词也可以体现作者情感。

【角度五】看情语。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结尾,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诗歌的结尾角度六:重尾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

考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题方法: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抓住意象等关键词体会思想感情。

①?了解背景?:首先,了解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环境等背景信息对于理解其思想感情至关重要。这些背景因素往往深刻影响着诗人的创作动机和作品主题。

②仔细阅读诗歌文本,注意诗人的用词、句式、修辞手法等。这些语言元素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通过细致的分析,你可以捕捉到诗人想要传达的微妙情感和深层含义。

③?感受意象?:诗歌中常常充满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具体化表现。尝试在脑海中构建这些意象的画面,感受它们所蕴含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这有助于你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④?共鸣与联想?:在阅读过程中,尝试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想象自己置身于诗人的创作情境中,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累进行联想,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目录

真题训练

一、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广东省广州市五年级期末)

二、清平乐·六盘山/清平乐·春归何处(浙江省宁波市六年级期末)

三、七律·长征(浙江省绍兴市六年级期末)

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江苏省盐城市六年级期末)

五、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四川省成都市五年级期末)

六、古诗两首(山东省济南市五年级期末)

七、古诗三首(辽宁省大连市五年级期末)

八、满江红·写怀(山西省太原市六年级期末)

九、过零丁洋(北京市丰台区六年级期末)

模拟训练

一、七律·长征

二、泊秦淮

三、题乌江亭

四、夏日绝句

五、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

六、书愤(其一)

附: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分)(广东省广州市五年级期末)

春望①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②。

感时③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①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第二年的诗作。②城:长安城,唐朝首都。草木深:指人烟稀少。③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1.对上述两首诗歌的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望》中“三月”是虚指,指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万金”是实指,指当时每一封家书都要用一万两黄金来换。

B.《春望》中“城春草木深”一句描绘出首都长安荒草丛生、人烟稀少的破败之景。

C.《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忽闻涕泪满衣裳”一句写出了杜甫忽闻捷报时,喜极而泣的情态。

2.《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描绘了当时国家动荡、战火不休、百姓离乱的悲惨情景,表达了杜甫的情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于安史之乱末期,诗中杜甫对朝廷收复失地、百姓得以安定、自己即将还乡感到。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杜甫是个

诗人。(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0分)(23-24六年级下·浙江宁波·期末)

清平乐?六盘山

[近现代]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关于两首诗词的说明与赏析作出判断,正确的选√,错误的选×。(4分)

①两首词正文字数都是46个字。()

②两首词的词牌名都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23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