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邯郸赵窑遗址中,曾发现仰韶文化灰坑2个,出土有陶、石、骨、蚌器、器类有钵、碗、盆罐、尖底器、小口瓶、鼎等,石器有斧、铲、杵、砺石等。据此可推知,当时赵窑地区()
A.原始农业已经出现 B.社会分工高度细化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涉及时间为“仰韶文化”时期即新石器时代,材料涉及的器具多为农业耕作的工具及盛装食物等的用具,说明此时出现原始农业,A项正确;社会分工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材料仅涉及不同材质的器具,未提及当时人的劳动分工情况,且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进行简单的分工,“高度细化”措辞不当,排除B项;阶级分化涉及财富所有、权力大小等的差距,材料仅涉及器具种类,未涉及其所有者的信息,无法直接从材料得出“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结论,排除C项;国家形态初步显现的标志主要有阶级分化、国家机构的产生、制定礼仪规则、设立官僚制度等,材料仅提及各类器具的种类,排除D项。故选A项。
2.“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此后,周代大量使用“中国”称谓,使其具有了地理、政治、民族、文化等不同含义。《礼记·王制》云,“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这里的“中国”主要含义是()
A.中原地区 B.天子之国
C.华夏民族 D.华夏文明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材料可知,周代,中国具有地理、政治、民族、文化等不同含义,将中国与夷、蛮、戎、狄放在一起,成为五方之民,说明此时中国的含义是民族,即华夏民族,C项正确;中原地区是地理含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天子之国是政治含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华夏文明是文化含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下表是汉初采取的部分措施列举表,这些措施()
“军吏卒会赦,甚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
“上於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以赋於民,”下诏
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
A.体现了道教的无为思想 B.有利于提升国家认同感
C.减轻徭役促进经济恢复 D.关注民生缓和阶级矛盾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初(中国)。据材料“军吏卒会赦,甚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可知,材料意思为“军官士兵遇到大赦,无罪而无爵及虽有爵位但不到大夫的,一律赐给大夫爵位”;材料“上於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以赋於民”“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意思为减轻田租,甚至是废除农民的田租。以上这些措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认同感,B项正确;汉初治国思想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但材料主旨是强调汉初部分措施的作用,而不是强调其治国思想的归属,A项不符题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减轻赋税和赦免有罪的军官士兵,但不是徭役,排除C项;材料不仅强调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还赦免有罪的军官士兵,D项片面,排除D项。故选B项。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口与汉代相比,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国家户口上所能控制的民户大大减少;二是流失的户口大量成为私家的佃客。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民南迁致人口流失 B.社会动荡使人口锐减
C.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D.国家赋役政策的调整
【答案】C
【解析】
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相比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控制下的户口数减少,意味着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能力下降。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土地兼并现象十分突出,地方士族广占土地,形成大量的田庄经济,而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佃客,大土地所有者隐匿大量的人口,因此这一时期国家控制下的户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项正确;A项仅是题干户口减少的部分原因,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西梧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 贵州省黔东南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教学检测(二)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