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引盲)(内容概述)(一)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二)西欧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也逐渐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学习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
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实行情况。(——课程标准模
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6基层治理与社会保
障)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
社会保障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对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的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制度,是包括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其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
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
本单元两课即两方面内容:
其一(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其二(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主要介绍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以及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包括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隋唐:输籍法
宋:主户、客户
元:诸色户计
隋唐至元
以职业定户籍
明清(前期)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户籍制度基层治理社会救济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581年1368年1840年
唐:邻保制度明:十家牌法
宋:兴起族内清:里甲制救助
三个子目的逻辑关系:古代的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赋役征发与财政,而且关系到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户籍制度的实行可以让国家对基层的人口数量、户数等有所掌握。但现实管理的延伸甚至包括户籍的编制要依靠基层组织来实现,因此基层组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立足点。实际上,乡里制度是户籍制度的重要补充,它使历代王朝实现了对乡村民众和乡村社会的控制,并将其纳入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体系中,使乡村民众安分守己,纳税服役。至于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则体现了古代国家不仅有统治和控制的功能,也有为民众提供最低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从编户齐民到永停编审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合一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从政府到宗族
编排民户,秦:分类登记制定户籍汉:丞相主管
战国秦汉
公元前公元前220年
理475年221年什伍组织汉:常平仓
织制度
户籍
制度
社会治与救助基层组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子目录
(一)战国: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2.公元前375年,①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
“伍”的办法编排户口。《商君书》说:“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这是指②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一)泰朝·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三)汉朝:1.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4.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四)两晋:黄籍-黄籍、白籍和土断
(五)隋朝: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六)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