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筛选主要信息,明确说明内容,了解物候与物候学相关知识。理请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体会说明时严密的逻辑思维。结合课文实例,分析说明方法,品味准确又生动的说明语言。积极储备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思考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作者简介竺可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字藕舫。对建立和发展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和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事业有重要贡献。长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先行者。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有《竺可桢全集》。竺可桢
三、文体知识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按说明特点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说明文分类
三、文体知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的区别: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三、文体知识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摹状貌、引用等。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翩然簌簌物候载途农谚刺槐连翘孕育悬殊衰草连天销声匿迹草长莺飞piānhòuzàisùhuáiyùnyànqiáoshūyīnɡnìshuāi
四、初读课文,感知物候1.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讲物候现象,那么,文中到底描述了哪些物候现象?这些物候现象又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燕子归来、果实成熟、北雁南飞、衰草连天等。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就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了,就要割麦插禾了。
四、初读课文,感知物候草木荣枯,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2.什么是物候?
拓展物候历史商周时期出现的《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夏小正》虽只有463字,但却详细记录了一年十二个月的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政事等内容。主要涉及农耕、蚕桑、养马等生产活动,文字记载丰富多样,包括植物和动物的活动、以及与农事活动相关的物候知识。《诗经·豳风·七月》中“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四、初读课文,感知物候3.什么是物候学?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1.课文所写的内容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1-3:什么是物候、物候学6-10: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4-5: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重要性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五、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描述()做出()阐述()物候现象科学解释研究意义
六、深度思考,感悟科学精神四季变迁、草木荣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是作者以科学家的眼光来看透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揭示其中的科学道理,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在生活中感悟、体验。
第二课时
时间顺序1.第1-3段写物候现象采用什么顺序?一、深入梳理,体会严密逻辑立春、夏季、秋天、寒冬(季节)第1段:第2段:杏花、桃花(月份)第3段:古、近(时代)
1.课文所写的内容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这个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纬度高下经度古今不能调换,写说明文要有条理,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空间时间
二、探究说明方法说明方法的作用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道理),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说明(道理)。作引用:通过引用,说明(道理)。举例子: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道理)。分类别:把分成类,条理清晰地说明(道理)
三、重点品读,赏析语言特色1.关注标题,评价不同表述从教材第28页注释①可见,本文的原题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与现在的题目相比,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三、重点品读,赏析语言特色2.再观内容,评价文本语言从题目的选择中可见本文语言的具体生动,那么,全文的语言是否都很生动呢?生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泰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卷(含答案 解析).docx
- 广东省珠海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解析).docx
-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解析).docx
- 江西省2025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三)(含答案 解析).docx
- 江西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解析).docx
- 江西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解析).docx
- 第8课《土地的誓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七下6《老山界》教材解读.docx
- 年产1万吨多孔硅建设项目融资计划书.pptx
- 2024 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