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年中考生物精选真题重组卷(二)(解析版).docx

2023年中考生物精选真题重组卷(二)(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2023年中考生物精选真题重组卷(二)

生物

(全卷两个大题,共32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利用望远镜、摄像机、照相机等工具对鸟类的形态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抽样检测 C.推测 D.实验法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④收集和分析资料等。

【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A正确。

B.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B错误。

C.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C错误。

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D错误。

故选A。

2.(2022·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 B.一个池塘 C.骆马湖里所有的鱼 D.生物圈

【答案】C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

【详解】A.一块农田,即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正确。

B.一个池塘,即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正确。

C.骆马湖里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C。

3.(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东亚飞蝗,又称蚂蚱,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通过2年时间对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更容易形成“蝗灾”

B.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量增长

C.在东亚飞蝗的成虫期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会更好

D.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

【答案】C

【分析】1.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结合题图分析可知,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蝗虫数量快速增加,更容易形成“蝗灾”,A正确。

B.东亚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所以,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量增长,B正确。

C.蝗虫的成虫跳的远,飞行能力强,很难被消灭。而蝗虫的幼虫,没有翅,只能爬行和跳跃,活动范围较小,便于集中消灭,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跳蝻三龄以前),C错误。

D.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D正确。

故选C。

4.(2022·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用图1所示的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视野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的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B.调节⑦可大幅度升降镜筒

C.换用高倍物镜时需用手转动③

D.实验中使用棉纤维是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答案】

文档评论(0)

您的专属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就是力量。祝您成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