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团体标准
《食用木薯粉生产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食用木薯粉生产技术规程》标准起草组
2024年5月
目录
TOC\o1-3\h\z\u一、工作简况 1
(一)任务来源 1
1.制标背景 1
2.任务下达情况 3
(二)起草单位 3
1.起草单位 3
2.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工作分配 3
(三)主要工作过程 4
1.起草阶段 4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7
(一)编制原则 7
1.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7
2.参考文献 8
3.现行有效标准 8
4.标准编制原则 9
(二)主要内容的依据 10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11
(一)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11
1.食用木薯粉加工工艺流程 11
2.食用木薯粉加工主要品种的选择 13
3.木薯块根营养分布特点对加工的影响 14
4.加工过程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18
5.主要的理化指标和限定因素 20
6.包装材料的选择 23
7.贮藏条件的确定 24
(二)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28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29
五、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29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29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29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实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 30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30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30
PAGE1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1.制标背景
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Cassava)属热带和亚热带的块根作物,与甘薯、马铃薯并称之为世界三大薯类,且木薯有“淀粉之王”和“能源作物”之美誉;也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为全世界近8亿人提供口粮。为缓解粮食危机,木薯于1820年从南洋(马来西亚)传入我国,目前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贵州、湖南和江西等省。长期以来,木薯被我国政府定义为非粮能源作物,主要用于生产淀粉、变性淀粉、酒精、饲料等,较少食用。然而,在困难时期,食用型木薯曾是高效救灾食物,是解决热区农民温饱的主粮,曾拯救了广东、广西等省区许多人的生命,可作为粮食的有效补充。此外,木薯还是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重要来源,可作为食品级和化工业原料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饲料、生物质能源等多种行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优良食用木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有关食用木薯的加工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并不断开发出了丰富多样的木薯食品。在鲜薯加工方面和木薯全粉加工方面都有研究者不断探索,但在木薯食化利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现实问题。首先,鲜木薯不耐贮藏运输,木薯采后易发生生理性变质,严重制约了食用木薯的加工利用;其次,食用木薯还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多以农户分散种植、小农经营处理方式为主,种植面积小,无法应对大规模的加工生产需求;食用木薯加工技术相对滞后,与其它薯类作物相比较,我国食用木薯加工技术的研究及配套设备的研发相对落后,对于木薯全粉加工利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人们对木薯加工产业的认识不足,消费者长久以来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木薯中含有氢氰酸,食用后会中毒,从而对食用木薯及其产品产生质疑,而加工种植者普遍认为木薯是低效、低值作物,附加值较低,种植积极性不高等问题ADDINNE.Ref.{2DEA1C97-5F11-48AC-A410-4FDB0F7B4E4F}[1]。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源,保障粮食安全。随着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健康饮食观念的改变,木薯不仅能可为缓解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有利补充,同时可为健康消费、个性消费提供更多选择。近年来,木薯粉在替代玉米作饲料和作为酒精加工原料的应用广泛。因此,开展食用木薯粉加工工艺研究,开展系列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和利用,是加快木薯“食品化”进程的主要方向。前期的研究表明,木薯在加工为木薯粉的过程中,品种、加工工艺和贮藏等都对木薯粉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木薯“食品化”利用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制定木薯粉加工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