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法律
与生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第三课订约履约诚信为本第四课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八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民法诉讼法以“民事权利与义务”为主题,探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民事法律制度。着重阐述人身权中的身份权,与第一单元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教学体系。阐述就业与创业中的法律制度,既承接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又与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相联系。以“依法解决社会争议、妥善化解矛盾”为主题展开,是前三个单元的延伸和拓展。劳动法本册教材内容是围绕“民事权利与义务”展开的
我该怎么办,才能轻松拿捏选必二《法律与生活》考得90昏以上呢?有这么一个人,他叫做张三......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导入新课:谈谈生活中的法律现象1.在教学楼捡到饭卡一张,中午吃饭用它消费,是否违法?2.给主播打赏,打赏款能追回吗?3.微信红包和微信转账是同一个性质吗?4.压岁钱归孩子还是大人?
菜花政政公众号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从压岁钱中解读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标要求素养目标课标要求素养解读1、了解民法的调整对象,培养用民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2、通过对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探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案例的能力。3、遵循民法典确立的基本原则,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维护公序良俗。政治认同:学习民法典的基本常识,能列举社会生活中体现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具体事例,体会民法的重要性,增强对法治国家建设的认同。科学精神:明确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了解我国民法基本原则。法治意识:自觉遵循民法基本原则,养成学民法用民法的好习惯。公共参与: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依法参与法治生活。
依典生活,解读民事法律关系1二说归属,辩论法治德治关系2以案释法,探析民法基本原则3总议题:如何正确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013岁的小政又上交了压岁钱,原因是妈妈说小孩子无法保管压岁钱,妈妈允诺会开账号帮他存起来。027岁的小政用妈妈手机中的压岁钱给主播打赏了2万元,被妈妈发现后追回其打赏款。0313岁的小政用压岁钱在商城买了一台价值200元的游戏机,妈妈发现后想退货退款被拒绝。0425岁的小政用压岁钱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妈妈发现后不同意,但是没有办法干预......小政故事01依典生活,解读民事法律关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用3分钟的时间讨论以下问题:用法律知识解读一下上述故事所包含的法律常识。为什么在不同年龄段对于压岁钱有不同的要求?
《民法典》第20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第19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第657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压岁钱的所有权就归属于孩子所有。01依典生活,解读民事法律关系问题一:用法律知识解读一下上述故事所包含的法律常识。《民法典》第17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民法典》第18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01依典生活,解读民事法律关系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的重要性(1)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2)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3)民法典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01依典生活,解读民事法律关系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2.民法调整的范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注意:①民法调整的主体地位必须平等,不平等不适用民法。(平等主体是指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没有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②民法调整的内容是:人身关系(民事主体之间基于人格和身份形成的无直接物质利益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比如姓名、外貌、身份、尊严等)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之间基于物质利益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比如房子、车子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1家和万事兴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pptx
- +9.1认识调解与仲裁+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pptx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 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pptx
- 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 1.1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 1.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x
-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ppt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