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练习第21课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活页作业).doc

2018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练习第21课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活页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页作业(二十一)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

知识点及角度

难易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赫鲁晓夫改革

1、2

勃列日涅夫改革

3

4

5

戈尔巴乔夫

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

6

7、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造成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解析: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等属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措施。

答案:C

2.赫鲁晓夫作为改革者,其措施有()

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②鼓励发展家庭副业③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④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赫鲁晓夫大规模开垦荒地,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④不正确。

答案:A

3.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开始了为期18年的执政时期。下列关于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改革重点在农业方面

B.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C.使苏联经济赶超美国

D.执政后期改革趋于停滞

解析:勃列日涅夫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其执政时期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改革后期,由于过分追求稳定,改革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答案:D

4.下表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是()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

时间

项目

1961-1965年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982年

社会总产值

6.5

7.4

6.3

4.2

3.3

国民收入

6.5

7.8

5.7

4.3

2.5

工业总产值

8.6

8.5

7.4

4.4

2.8

农业总产值

2.2

3.9

2.5

1.7

4.0

①改革前期力度大,经济发展较快②农业发展落后

③改革后期经济增长缓慢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识记与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1975年之前,苏联经济发展较快;1975年之后,经济发展缓慢几乎停滞,反映出①③。与工业总产值相比,农业总产值整体上落后,反映出②④。

答案:D

5.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解析:二者的改革都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是其失败的根源所在。

答案:C

6.下列表述中,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的是()

A.把拖拉机和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

B.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

C.推行集约化经营,加大对农业投资

D.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筹资金、自主经营

解析:A、B两项都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C项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措施,D项属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

答案:D

7.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措施激进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解析:从材料中描述的“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现象可以推测,当时的做法比较激进,甚至有些随意。

答案:B

8.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

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解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束缚了苏联的发展,后来苏联也进行了若干的改革,但因为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斯大林体制而最终导致失败。

答案:A

二、非选择题(18分)

9.20世纪50—8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的对比(%)。(见下表)

对应时期的苏联领导人: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上台:1953年

上台:1964年

下台:1964年

下台:1982年

材料二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