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单元教学总览 1
1.北京的春节 3
2.腊八粥 9
3.古诗三首 15
4.藏戏 22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25
习作:家乡的风俗 27
语文园地 32
单元教学总览 37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39
6.骑鹅旅行记(节选) 44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47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51
习作:写作品梗概 54
语文园地 58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63
单元教学总览 67
8.匆匆 69
9.那个星期天 74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80
习作例文与习作 82
2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87
10.古诗三首 89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96
12 103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09
112
116
122
14.文言文二则 124
15 132
16 139
17 146
口语交际:辩论 149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152
语文园地 156
161
回忆往事 163
依依惜别 169
第一单元
羊水)羊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要是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这四篇课文组成。这样编排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充满“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娓娓道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腊八粥》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均与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有关。《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分别描写了我国传统的寒食节和中秋节的习俗,《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藏戏》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让读者对藏戏有了基本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二、语文要素
1.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等要素基础上的延伸。
2.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家乡的风俗”,紧密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探寻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确定习作的重点内容,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
1第一单元
1
分类
内容/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课文
1.北京的春节(春节习俗,隆重热闹)
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
课文
2.腊八粥(甜蜜温馨,其乐融融)
分清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
3.古诗三首(传统节日习俗及传说)
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4.藏戏(藏戏的独特魅力)
把握课文脉络层次,分清内容的主次。
口语交际
即兴发言
根据场合、对象等,稍作准备,作即兴发言。
习作
家乡的风俗
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了解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1.本单元的学习,重在了解民俗现象,对课文中提到的民俗有初步的感受,能从日常生活和普通事物中,发现民俗之美,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既要注意避免对民俗的意义与价值进行过度挖掘,也要注意甄别、筛选体现正确价值取向的民俗文化。
2.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结合具体语段,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3.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注意适当拓展教学资源。本单元的课文涉及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还有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2点典教案六年级语文·下(R版)
教学目标
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热情、风筝”等20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体会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体会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妇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 专家共识(2024 版)ppt模板.pptx VIP
- (人教2024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跨学科实践: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课件.pptx
- 人教版高中英语单词表(必修1-选修8)打印专用 .pdf
- 2024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之专业知识题库含答案【新】.docx
- 三位数内(三位数+两位数)加减法口算题 9900道题 .pdf
- 优秀公诉人竞赛笔试试卷8+答案 .pdf
- 花齿铆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docx
- 2024年钢结构施工项目部春节《复工复产》方案 (汇编3份) .pdf VIP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复习题库500道含完整答案(历年真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