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短文两篇》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短文两篇》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17短文两篇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追求,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以及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

[思维能力]学习托物言志、类比、衬托的写法,通过具体事物来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难点)

[审美创造]感受文言短文意境隽永、韵味深长的语言之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陋室铭

1.学习《陋室铭》,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了解托物言志和类比的写法,感受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刘禹锡曾在《秋词》一诗中这样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两句诗一改文人悲秋的格调,以高昂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唱出了不同寻常的秋歌。紧接着后两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更昂扬着刘禹锡对生活的豪情,充满了自信与乐观!在现实生活中,当刘禹锡遭遇仕途不畅、一再被贬、别人冷眼时,他是怎样面对的呢?是否还依然抱有诗中这样的乐观与激情?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陋室铭》一探究竟!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解读《秋词》,感受刘禹锡诗中的豪情和达观,引出他在现实生活中陷入人生的困境时,能否保持这种人生态度这一问题,继而轻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此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圈出生字词,并注上拼音,同时划出停顿。

2.学生展示朗读。

教师指名学生在全班展示朗读,然后师生点评。

3.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学生在听范读时,注意字词正确的读音,划出老师的停顿,对比自己之前所划停顿,找出不同之处并思考不同的理由。同时,感受本文句式的特点。

(1)生字的读音及重点语句朗读节奏。

字音:馨(xīn)苔痕(tái)鸿儒(hónɡrú)

调素琴(tiáo)案牍(dú)

重点语句朗读节奏划分: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苔痕/上阶绿无丝竹/之乱耳(方法指导:主语与谓语部分之间要停顿)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方法指导:“则”是连词,前面或后面部分要停顿)

(2)句式特点:多为短句,句式工整,都是对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节奏感、韵律感。

提示:句尾的“名”“灵”“馨”“青”“丁”“琴”“经”“形”“亭”等字押韵,形成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骈句,富含韵律美。

师:文章的这一特点,是由它的文体决定的。《陋室铭》是一篇铭文,结合课下注释①和下面的资料,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文体。

铭的文体特点

铭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沿着器物之铭发展下来的述功纪行的文字,有时用于警诫勉励;一类是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也就是墓志铭。这两类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的特色是一样的:押韵、简约、开阔、优美。著名的铭文有汉代崔瑗的《座右铭》、宋代苏轼的《徐州莲华漏铭》、晋代张载的《剑阁铭》等。

(学生再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感受铭文的特点)

4.学生默读,疏通文意。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含义并疏通文意。对于疑难词句,师生共同释疑。(可结合《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重、难点词句,自由交流、讨论,教师指导)

(2)教师指名学生讲述文章大意,遗漏或不准确之处由其他同学补充。

5.全班齐读课文。

教师小结:作者在本文中,先写山和水不在于高和深,因为有仙和龙就变得有名,引出陋室因为住的人德行高尚就不简陋的道理。然后写陋室的台阶上长满了苔藓,窗外青草映入竹帘,室内染上了绿色,陋室里经常往来的都是博学的人,与主人一起谈天、抚琴、读经书。最后写了诸葛庐和子云亭这两所名人的房子,引用孔子的话,表达了陋室不陋的感叹。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美,韵律美;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疏通文章大意,并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三、品读语言,明确志趣

1.分析陋室的特点。

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觉简陋。默读课文,说说刘禹锡笔下的陋室具有哪些特点。

(1)默读课文,勾画描写陋室的语句,批注出陋室的特点。

(2)请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文中“”(文中原句),从陋室的来写,写出了的特点。

[预设]

①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从陋室的环境来写,写出了陋室清幽宁静的特点。

②文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陋室的主人交往的人物来写,写出了陋室主人才学高、品德美的特点。

③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陋室的主人的日常生活来写,写出了陋室主人的日常生活情趣高雅的特点。

2.品析作者的志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鹿哥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