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儿各期生长发育及指标
生长及发育生长一般是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出其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质的改变.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上.
常用的小儿生长发育指标
体重身长(高)坐高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
体重体重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因为体重反映孩子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的影响。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个月次之,一般月增长600~800克。6~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克。1岁后小儿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岁小儿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克。1岁后小儿的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kg)=年龄(岁)×2+7
身高身高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等)对身长影响不明显。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身高的增加同体重一样,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第三年平均增长4~7.5厘米。幼儿期孩子的体型由婴儿期的肥墩型向瘦长型转变。这期间躯干稍长些,下肢稍短些。幼儿期后,四肢的增长逐渐快于躯干的增长。一岁以后平均身高的公式为:身长(cm)=年龄(岁)×5+80(cm)。
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坐高,3岁以下取仰卧位测量称顶臂长.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其增长规律与上部量增长相同.由于下肢增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加快,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数则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由出生时的67%降至14岁时的53%.
头围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自眉弓上方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出生时平均为34厘米,前半年增长很快,约增长8厘米,后半年约增长4厘米。1岁时平均约46厘米,2岁约48厘米,5岁约50厘米,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可达54~58厘米。如果出生时头围小于32厘米,3岁后头围小于42~45厘米,称小头畸形,属大脑发育不全。头围过大则应注意有否解颅(脑积水)。
胸围胸围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平乳头线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测时应取呼气与吸气时平均数。出生时胸围32厘米,l岁内小儿胸围常小于头围,1岁时两者相等,1岁后超过头围,其差数(厘米)约等于小儿的岁数,如2岁时小儿的胸围为50厘米,头围48厘米,其差数为2,正是其岁数。正常头胸围交叉在6月至1岁左右,胸围过小是疾病的表现,如营养不良(疳证)等。显著胸部畸形见于佝偻病、肺气肿、心脏疾病等。
腹围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为腹围.2岁前腹围与胸围大约相等,2岁后腹围较胸围小.
上臂围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为上臂围,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常用以评估小儿营养状况.出生第一年内上臂围增长迅速,尤以前半年为快.1~5岁期间增长缓慢.在测量身高体重不方便的地区可测量上臂围以普查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囟门囟门有前囟门和后囟门。后囟门是顶骨和枕骨之间形成的三角形间隙,许多小儿出生时已经闭合,有的在生后6~8周闭合。前囟门是额骨和顶骨之间形成的菱形间隙,关闭时间在12~18个月。囟门是衡量颅骨发育的指标之一。囟门早闭并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见于小头畸形。囟门晚闭,多见于佝偻病。前囟凹陷,中医称“囟陷”,多见于失水脱液。囟门凸起,中医称“囟填”,多见于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囟门宽大,头颅开解,目珠下垂,多见于脑积水(解颅)。
牙齿牙齿有乳牙和恒牙之分。婴儿在6个月左右(5~10个月)开始出牙。2岁以内小儿乳牙总数大约等于月龄减4或6。一般1岁时出牙8个,出牙顺序为下中切牙、上切牙、下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6岁左右开始出恒牙,先出第一磨牙。7~8岁后乳牙接长出的先后次序逐个脱落,代以恒牙。12岁左右出现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第三磨牙。恒牙共32个,一般于20~30岁时出齐,也有终生不出第三磨牙者。佝偻病、营养不良、呆小病(克汀病)、先天愚型等出牙延迟,牙质欠佳。出牙是一种生理现象,个别小儿可有暂时性流涎、睡眠不安及低热等。
动作发育动作的发育直接与肌肉的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发育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地进行。胎儿后半期,常出现胎动,这是小儿最初的运动形式。
一听二视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爬八坐九扶站,一岁孩子能走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必威体育精装版).pdf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含答案) .pdf VIP
- 分布式光伏运维规程.pdf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VIP
- 2023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各章期末总复习参考题.pdf VIP
-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pptx VIP
- 2023年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单招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扎克锅炉SKVJ-M控制柜.pdf
- 2024年小学四年级《用爱 承载 未来 让每一朵花尽情开放》开学家长会PPT课件.pptx
- 中国电信云网安全运行应知应会认证试卷(有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