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思维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审美创造:品味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
课前解析
关注识字:此课生字以形声字为主,识记时要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自主识记。字义的理解既可借助字形,也可结合语境。
关注写字:此课要写的8个字中,“诗、妆、绿”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其中“绿”的最后四笔为“点、提、撇、捺”;“趁”是半包围结构;“童、碧、丝、剪”是上下结构,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要写得端正、平稳。此课要求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
关注朗读:古诗教学应该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手段。
1.范读引领,感受韵味。最好是教师本人来范读,也可以借助多媒体。
2.自主练读,整体感知。在反复、多次的朗读中,整体感受古诗的意蕴。
3.朗读展示,升华情感。学生完成对内容的理解后,就要读出诗歌的味道。
教学目标
1.认识“莺、拂”等10个生字,会写“诗、童”等8个字,积累“堤、剪”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莺、拂”等4个生字,会写“诗、童、趁”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村居》,并能背诵积累。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谈话导入:春天,历来是被诗人所钟爱的季节。同学们还记得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吗?让我们一起背一背描写春天的古诗吧。(出示课件3)
2.教师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出示课件4)
引出课文题目《古诗二首》:读一读课文题目,看一看“诗”字的写法。
二、理解古诗题目
1.教师引导: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居住在农村,他在田野里散步的时候,看到了非常美丽的春色,还看到了一群正在放风筝的孩子,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村居》。(板书:村居)
2.教师提问:同学们,猜一猜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5)
预设:“村”的意思是乡村。“居”的意思是居住。“村居”的意思是居住在村庄里。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初读古诗。(出示课件6)
(1)教师提出要求: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教师提醒:听范读,注意听准字音,对比出自己哪几个字读得不准确。
(3)同桌互读互查。
(4)指名让学生读,老师相机正音。
2.再读古诗,读出节奏。(出示课件7)
(1)教师引导:老师给句子画好了停顿,这首七言绝句宜采用“2/2/3”的停顿方法,老师先给大家示范朗读,请仔细听。
(2)学生跟着配乐朗读古诗,读出韵味。
3.学习生字。(出示课件8、9)
莺拂堤醉
(1)学习会认字。
教师提示:“莺”是后鼻音,“堤”的声母是“d”;“醉”是平舌音。
(2)交流识字方法。
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识记“醉”。教师指名让学生读,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四、感知整体,体悟美好
1.学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教师提问:自由朗读前两句诗,“二月天”是什么时节?描写了哪些景物?(出示课件10)
预设:春天,描写了草、莺、堤、杨柳、春烟。(板书:自然景物——草长莺飞拂堤杨柳)
(2)理解诗句意思。(出示课件11、12)
①教师提出要求:请说一说“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意思。
预设:早春二月,小草嫩芽从土里钻出,自由地生长,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快地鸣叫。
②教师提问:谁再来说说“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意思?
教师点拨:“拂”的意思是吹拂;“醉”的意思是陶醉;“春烟”的意思是春天水边草木散发的雾气。
预设: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
③教师小结: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景图哇!(板书:春景图)
(3)教师引导:诗人走在河堤上,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前两句诗。(出示课件13)
2.学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示课件14—16)
(1)教师提出要求:读后两句诗,说一说诗句描写了什么情景。
预设:傍晚,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东风放风筝呢!
(2)拓展延伸:了解纸鸢。
(3)教师引导: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急切、快乐的心情。
教师小结:好一幅乐春图!(板书:人物活动——儿童散学放纸鸢乐春图)
3.根据提示填一填。(出示课件17)
把古诗补充完整后,师生合作读、学生齐读古诗。
五、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诗、童、趁”3个字及它们所组的词语,学生观察字形。(出示课件18)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诗”是左右结构;“童”是上下结构;“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为中小学学生教育成长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教师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学习及授课,提高趣味性,鼓励孩子自主进行学习,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