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申鉴中论治学》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节选自《中庸》)
材料二: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学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教以六行,教以六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
(节选自《申鉴·中论·治学》,有删节)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3分)
譬A如B宝C于D玄E室F有G所H求I而J不K见L白M日N照O焉P则Q群R物S斯T辨U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同“智”,智慧,与《劝学》中“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字意思相同。
B.百工,指各种工匠,与《师说》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百工”二字意思相同。
C.庠序,泛指学校,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谨痒序之教”的“庠序”二字意思相同。
D.“知不学之困”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两句中“困”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九项纲领,他认为要使四方之人归顺就要有怀柔之心。
B.从前帝王重视对公卿大夫子弟进行“三教”教育,“三教”对人类社会形成完善的道德规范很重要。
C.作者认为学习就像登山一样,越登越高,但学习目标不能太过杳远艰难,这样容易让人产生懈怠。
D.文中引用《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扼要地阐明了学习要好学不倦这一观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4分)
译文:
(2)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4分)
译文:
14.孔子提出的修身方法和途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10.FLP
参考标点:譬如宝于玄宝,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每选对一处给1分,勾选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11.D【解析】A项,知:同“智”,见识、智慧。B项,百工:指各种工匠。C项,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D项,困:困惑/围困。
12.C【解析】“但学习目标不能太过杳远艰难,这样容易让人产生懈怠”对原文理解错误,材料二说“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大意是:回看起始的地方,已经邈远难寻了。但因为学习困难就有所懈怠,这就不仅认识错误,而且行为完全不对了。
13.(1)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这之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衮”“文”“然后”各1分,句意1分。)
(2)不学习用什么来行事?不思索怎么会有所得?弟子们要以此勉励自己,能这样就称得上善于从人而学啊!(“何以”“小子”“勉”各1分,句意1分。)
【解析】(1)衮:(gǔn)古代君主的礼服。文:纹饰。然后:这之后。(2)何以:以何,用什么。小子:弟子们。勉:劝人努力。
14.方法:好学、力行、知耻。
途径:①从好学、力行、知耻这些事情入手;②进入智、仁、勇这一社会共同的道德境界;③由“修身”扩展到“治人”,直至“治理天下国家”。
【解析】筛选整合材料一中“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等信息。方法1分;途径2分,答对1点给1分,答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渔家傲与赵康靖公》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韩魏公以元勋旧德——宋朝事实类苑名臣事迹》《鹤林玉露——韩公当国时》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观政要求谏》《田表圣奏议叙》.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书记要我找你》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幸福之路无聊与兴奋》含答案.docx
-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
-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答案.docx
- 小区5G基站设计.docx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docx
- 小学语文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