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
21古代诗歌五首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并熟读成诵。
[思维能力]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学习知人论世的评析方法,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
[审美创造]领会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并背诵《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登幽州台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战国时期,燕昭王修筑幽州台招徕天下贤士,由此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幽州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许多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看看他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由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相关背景,为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必要的铺垫。
二、预学展示
1.作者简介。(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栏目)
2.写作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背景链接”栏目)
三、诵读经典,感受诗韵
1.读准字音。
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可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和韵律。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
(2)教师播放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
本诗是一首古体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朗读时注意每句的领字要读出延长音。
(3)全班齐读诗歌,感受古体诗的节奏和韵律。
3.读懂古诗大意。
师:读诗,不仅要感受音韵之美,还要读出诗意之美。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
[预设]
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去,向前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广阔、宇宙永恒,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层层推进,营造学习本诗的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古体诗的诗韵,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作铺垫。
四、知人论世,感悟诗情
学生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
设问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预设]
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贤臣,“来者”指后世的君主贤臣。“前不见”“后不见”,表示时间无止无休。这两句诗写了时间的长河无尽,而诗人自己的生命短暂,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遇,表达了其内心的惆怅和孤寂之情。
设问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预设]
时空角度(天、地)。在无限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面对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的境遇,诗人心生感慨,悲伤落泪。
设问3:诗中描绘了空旷辽阔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
(1)诗人因进言不被采纳,反而被贬,眼看报国宏愿化为泡影,登上这座古时招纳贤士的幽州台,却不见贤君,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悲伤心理和对贤明君王的渴盼,也流露出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2)天地茫茫、岁月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广漠的空间与无尽的时间,衬托出人的渺小、孤单、无力和生命的短暂。诗人想到自己不受重用的境遇,于是怀才不遇的苦闷,时不我待的焦灼、痛苦涌上心头。
设问4:诗人在这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之间,对生命产生了什么思考?结合诗人的经历,体味诗中的哲理。
[预设]
诗人一心报国,却接连受挫,一直得不到重用,面对无尽的空间与时间,感受到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哲理。
教师小结:《登幽州台歌》通过宏大的事物来衬托人的孤单渺小,表现诗人的孤独、悲伤之情,进而产生生命短暂、人生有限的思考。这首哲理诗,采用融理入情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苦闷的情怀。悲怆中激荡着豪情,质朴中蕴含着深思,大有“汉魏风骨”。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品析诗句,让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情志,并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学习如何鉴赏分析融理入情的哲理诗,从而深刻理解诗歌内涵。
望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诗云:“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任务三 表达与呈现》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任务二 搜集与整理》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5课《活 板》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蛟龙”探海》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太空一日》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语言要简明》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外国诗二首》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紫藤萝瀑布》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