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第二则文言文的大意并说说自己的感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第二则文言文。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理解第二则文言文的大意并说说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第二则文言文的大意并说说自己的感悟。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请说一说它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读书的道理,并背诵第一则文言文。
学生回答问题。背诵课文。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则文言文,看看它又阐述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道理。
探究新知
一、走近作者
教师:第一则文言文出自《论语》,那这一则文言文的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吗?
学生自由交流分享。
作者介绍: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等。其《观书有感》一诗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直被人传诵。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范读音频,注意读音,边听边标画出文中的生字及自己不熟悉的字。
1.学生边听范读边标注。
2.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同桌之间相互纠错。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
(二)探究二:理解课文大意,说说启发。
1.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先自己结合注释思考句子的意思,然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1)学生自读,组内交流。
(2)小组代表轮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第一句: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第二句: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译文:心思不在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能专一,只是随随便便地诵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第三句: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译文: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引导理解】“心到”“眼到”“口到”这三个方面能交换位置吗?为什么?
学生:不能。因为只有“心到”了,眼和口才能专注于书中的知识。
第四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心既然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3)教师指名发言,让学生把这几句合起来说一说整段话的意思。
2.说说启发。
教师:你平时是怎样读书的?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预设:
学生1:以前我都是漫无目的地读书,以后我要学习这个方法,读书时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学生2:我在读书时能做到“眼到”“口到”,但有时不能做到“心到”。以后我读书的时候要更加专心。
……
【设计意图】自学和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从理解课文的意思到结合自身去探究“三到”的关系,由浅入深,让学生真正地体会朱熹所写的读书方法的作用。
(三)探究三:再读课文,进行背诵。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2.背诵提示:“三到”—“三到”之间的关系。
3.学生自行背诵,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
课堂小结
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尤为重要。
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则文言文。
2.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古诗或名言警句。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人谈读书)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
- (必威体育精装版)忆读书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
- [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第1课时).docx
- 《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教案.docx
- 《的地得的用法》教学设计(2).docx
- 《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doc
-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docx
-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c.docx
-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x.docx
- NanoVNA-F_Handheld_Vector_Network_Analyzer_Incomplete_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v1.0.pdf
- Motorola-GP640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Uniden_SDS100_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Alinco-DJ-500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usermanual-aa-35zo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en.pdf
- Chalagance_MC-599_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StandardHorizon_VLH-3000A_Owners_Manual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abell-a510-a511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Garmin_GPSMAP_276Cx_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EN.pdf
- Motorola-GP380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