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6有为有不为
◎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在人生道路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理解“有为”与“有不为”的含义,掌握文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理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行文思路。
◎审美创造:感受本文说理清晰透彻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为”与“有不为”的含义,掌握文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理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行文思路。
一、导入新课
《元史》中记载了理学家许衡的一个故事:某个炎炎夏日,许衡外出,看见行人纷纷到路边的一棵梨树下摘梨解渴,他却不去摘。有人问他,如今兵荒马乱的,这棵梨树已经没有主人了,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吃呢?许衡回答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面对诱惑时应该坚守内心的准则,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那么,到底什么事能做?什么事又不能做呢?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的《有为有不为》,看看他对这个问题是如何思考的。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诉诸”“得逞”“迷途知返”等重点词语。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齐奘,山东临清人,学者、作家、翻译家,被誉为“学界泰斗”。有《季羡林全集》。
◎文体知识
议论文
概念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三要素
论点
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包括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论证
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分为立论和驳论。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2.目标任务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把握作者观点。
通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每个人都应为善不为恶。
◎梳理文章结构。再次浏览全文,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参考答案]①大小善跟大小恶的联系②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
◎把握行文思路。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首先,作者从主题“有为”“有不为”的内涵切入,由“有为”“有不为”的关键——“应该”引出其判断标准——善恶。接着,作者提出善恶有大小之分的观点,分别从社会层面和历史层面选取事例论述了什么是小恶小善、大恶大善,并得出结论。然后,作者又提出大小善和大小恶之间有时候是有联系的观点,并进一步作了论述。最后,作者直陈希望,号召人们“有为”“有不为”。
3.目标任务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文章在论述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例子
作用
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
举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的事例,并将让与不让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具体地阐述了小善小恶的表现,鲜明而有力地论证了小善小恶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的观点。
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为元军所虏。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管那么多干吗呀。然而他却高赋《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通过举文天祥的事例,论述了什么是大善。
◎文中引用了一些文言警句,请找出来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文言警句
作用
行而宜之之谓义。
引用“行而宜之之谓义”是为了阐释什么是“应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引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为了引出下文对善恶的大小之别的阐述。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引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说明了“小恶”与“大恶”的关系。
◎季羡林在文中讲述的道理浅显易懂,语言平实质朴,其中有很多句子值得推敲,请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作批注。
(1)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故意不给老人和病人让座的人的谴责。)
(2)拿眼前常常提到的贪污行为而论。往往是先贪污少量的财物,心里还有点打鼓。(“往往”是通常的意思,表示大多数情况下“大恶”是由“小恶”发展而来的,但不排除存在特例,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
4.目标任务四:深入分析,探究疑难。
◎先提出“有为”“有不为”的关键是“应该”,有什么作用?
“应该”是判断“为”与“不为”的核心标准。这里先提出“应该”,引出下文对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3 Learning better(教案)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Unit 4 Healthy food(教案)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Unit 5 Old toys(教案)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Unit 6 Numbers in life(教案)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Unit 5 Animals(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Unit 6 Colours(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1 邓稼先(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3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写作 写出人物特点(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最近下载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必威体育精装版).pdf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含答案) .pdf VIP
- 分布式光伏运维规程.pdf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VIP
- 2023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各章期末总复习参考题.pdf VIP
-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pptx VIP
- 2023年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单招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扎克锅炉SKVJ-M控制柜.pdf
- 2024年小学四年级《用爱 承载 未来 让每一朵花尽情开放》开学家长会PPT课件.pptx
- 中国电信云网安全运行应知应会认证试卷(有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