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表达 教学设计》教案 .pdf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表达 教学设计》教案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1.1情感表达

课型欣赏•评述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品展现的历史背景和表达的情感,学习赏析美术品的方法

2.通过欣赏和分析美术品,探究美术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3.感受美术品表达的革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美术品所表达的革命情感,掌握赏析美术品的方法

2.难点:能够从多角度对美术品进行赏析,领悟革命题材美术品的艺术内涵和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提问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知导入

播放《革命精神》相关视频,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视频中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畏牺牲、英勇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

国人民,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新知讲解

欣赏美术品,感受革命情感

(1)《伟大的导师一一马克思、恩格斯》(雕塑)吴为山

①中国的革命和马克思、恩格斯有什么关系?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第一

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恩

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支持,并与马克思一起合拟定

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

展。

②艺术家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雕塑家吴为山的这件品以概括凝练的雕塑语言表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形象。马克思

眼神深邃,显示出穿越历史的睿智;恩格斯神情刚毅巍然伫立在马克思身旁。

③品采用的是什么构图形式?

马克思的坐姿和恩格斯的站姿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构图。

④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两位伟大导师坚定的信念和真挚的友谊。

(2)《送别》(油画)靳尚谊

观看视频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品的创背景是什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开始长征。

②品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都出现了哪些人物?

红军长征出发前和于都百姓依依惜别的场景。

“母送子”“妻送夫”“儿送父三组人物。

③品采用的是什么构图形式?

采用高视点、多人物的构图形式。

④品的色调是怎样的?

品描绘的场景为雨后黎明,画面整体以冷色调为主,植物、泥土和人物服装色彩的统一,

奠定了画面低沉复杂的情感基调。

⑤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品表现出浓浓的离别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离别的真实情感,凸显了浓厚的军民鱼水情。

“红军长征是一种精神,每一代人都应该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3)赏析美术品的方法

①描述②分析③解释④评价

(4)运用所学赏析方法,赏析《在战斗中成长》《人桥》品。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欣赏美术品,深刻感受了美术品表达的革命情感,还学习了赏析美术

品的方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寻美术品中的革命精神,了解艺术家的创过程。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顾

用提问的方式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二)新知讲解

1.了解艺术家的创过程

《转战陕北》(中国画)石鲁

观看视频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品的创背景是什么?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体创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