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对生物进化的研究需要基于证据和逻辑进行推测。下列有关生物进化证据和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B.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特征

C.生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可支持现有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结论

D.不同细胞间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越小,说明亲缘关系越近,属于分子生物学证据

【答案】C

〖祥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详析】A、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A正确;

B、当今细胞生物与古细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说明当今细胞与古细菌的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因而说明细胞生物有共同的祖先,B正确;

C、并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靠能量驱动,如水分子的跨膜运输,C错误;

D、细胞中普遍含有细胞色素c,不同细胞间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越小,说明亲缘关系越近,属于分子生物学证据,说明这些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D正确。

故选C。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适应具有相对性,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矛盾

B.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B

〖祥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历史局限性和意义表现在:(1)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2)他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而实际上,如果个体出现可遗传的变异,相应基因必须在群体里扩散并取代原有的基因,这样新的生物类型垢可能形成;(3)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详析】A、适应具有相对性,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矛盾,A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

C、适应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对可以遗传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即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

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

故选B。

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下图为2005—2008年,该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B.由表可知,这种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

C.随着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大,耐药性强的细菌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D.新的抗生素类药物可以解决细菌抗药性的问题,但会增加耐药菌的种类,因此不宜使用

【答案】C

〖祥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析】A、细菌的耐药性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就存在的,抗生素只是对细菌进行了选择,而不是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A错误;

B、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抗生素人均使用量的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