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五章酸碱平衡
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了解酸碱电离理论、质子理论、电子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一元弱酸、弱碱并熟悉多元弱酸、弱碱以及两性溶液中H+浓度(或OH-浓度)和pH值的计算方法。熟悉同离子效应及其有关计算,了解盐效应的涵义。掌握缓冲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缓冲作用的机理,掌握影响缓冲溶液pH值的因素和亨德生方程。熟悉缓冲容量的概念,熟悉缓冲容量与缓冲溶液总浓度和缓冲比的关系。熟悉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方法和步骤,熟悉血液中的主要缓冲系及其在恒定血液pH值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同离子效应及计算
缓冲溶液及计算
难点:
各类酸碱溶液pH计算精确式的推导缓冲溶液配制的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酸碱质子理论
酸——凡能接受电子的物质
碱——凡能给出电子的物质
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碱——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5.1酸碱理论概述
电离理论酸能电离出H+的物质碱电离出OH-的物质
电子理论
质子理论
酸(acid):凡是能释放出质子(H+)
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质子的给予体)
碱(base):凡是能与质子(H+)结合的分子或离子。(质子的接受体)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
NH4H++NH₃
Fe(H₂O)₆³+H++[Fe(OH)(H₂O)₅]²
酸H++碱
H₂PO⁴H++HPO2-
H++Ac
HAc
酸H++碱
例:HAc的共轭碱是Ac-,
Ac-的共轭酸HAc,
HAc和Ac-为一对共轭酸碱。
共轭关系(conjugate):酸给出质子后余下的部分就是碱,碱接受质子后就成为酸。酸碱的相互依存关系。
共轭酸→共轭碱+H+
两性物质(ampholyte):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即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
如:HSO,[Fe(OH(H₂O)₅]²+,
HCO₃,H₂O,HS-等。
HF(aq)+H₂O1)H₃O+(aq)+F-(aq)
②水是两性物质,它的自身解离反应也是质子转移反应。
①酸碱解离反应是质子转移反应,如HF在水溶
液中的解离反应是由给出质子的半反应和接受质子的半反应组成的。
HF(aq)H++F-(aq)
H++H₂O1)=H₃O+(aq)
H+
H₂O1)+H₂O(1)酸(1)碱(2)
H₃O+(aq)+OH-(aq)
酸(2)碱(1)
Ac-+H₂O-OH-+HAc
碱(1)酸(2)碱(2)酸(1)
NH₄Cl水解:
③盐类水解反应也是离子酸碱的质子转移反应。例如NaAc水解:
酸(1)碱(2)酸(2)碱(1)
H
④非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也是离子酸碱
的质子转移反应。例如NH₄Cl的生成:
H+
H+
NH₄Cl+NaNH₂酸(1)碱(2)
2NH₃+NaCl
酸(2)碱(1)
液氨中的酸碱中和反应:
NH₃一
碱(2)
十Cl
碱(1)
HCl
酸(1)
NH4
酸(2)
十
质子理论扩大了酸碱的范围,包括了许多盐
类,可以是分子型也可以是离子型的.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是通过给出和接
受质子的共轭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每一个酸(碱)要表现出它的酸(碱)性必须有另外一
个碱(酸)同时存在才行。
有酸才有碱,有碱才有酸,
酸中有碱,碱可变酸
水的自递:
H₂O+H+=H₃O
H₂O=H++OH-
H₂O+H₂O=H3O+OH-
简H+)H-
中和反应:
OH⁻+H+=H₂O
H+
H+
酸的离解:
HAc=H++Ac-H++H₂O=H₃O
HAc+H₂O=H₃O+Ac
H+
碱的离解:
NH₃+H+=NH4
H₂O=H++OH
NH₃+H₂O=NH4+OH-
H+
酸碱反应的实质——质子的转移
二、酸的相对强度和碱的相对强度
酸和碱的强度是指酸碱给出和接受质子的能力,同时和溶剂接受和给出质子的能力有关。
HAcHCN
K1.76×10-55.8×10-10
a
Ka标准电离平衡常数-△G=2.303RTlgKa
简称酸度常数;弱碱的标准电离平衡常数
K,,简称碱度常数。
区分效应:用一个溶剂能把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区分开来,称为溶剂的“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4张PPT).pptx
-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立(共18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pptx
-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件(共4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pptx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22张PPT).pptx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8张PPT).pptx
-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共24张PPT).pptx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pptx
-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pptx
-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课件(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