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5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耻、矣”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并感知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并感知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
2.联系个人体会,感知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示。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围绕“你喜欢读书吗?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进行交流。
2.总结学生的发言,借助“古人又是怎样读书的?他们总结了哪些读书方法”引出课题。
3.齐读课题,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二、诵读论语,感悟深意
(一)1.组织学生通读第一部分,找出生字,并识记生字。
2.指名大声朗读三句论语。
3.指导朗读三个句子,检测朗读情况。
4.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初步理解三句论语的大意。
5.组织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三句论语的意思。
(1)集体交流第一句的意思,重点理解什么是“下问”。
(2)集体交流第二句的意思,重点理解最后一个“知”。
(3)集体交流第三句的意思,重点理解“识”。
(二)1.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圈出“耻”,读一读拼音,并识记字形。
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注意正确断句。
4.先读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查看注释,最后将句子意思弄清楚。
5.讲解的时候,先读句子,再说一说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讲全句意思。
(1)理解重点词语:“敏”是“聪敏”。“好”是“喜好”。“耻”是“以……为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意思:最后一个“知”读zhì,同“智”,是“智慧”的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3)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意思:“识”读zhì,是“记住”。“厌”是“满足”。“诲”是“教诲”。默默地记住,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厌倦。
①.第二句中,“知”字音不同,前四个是“知道”的意思,读zhī;最后一个同“智”,是“智慧”的意思,读zhì。
②.第三句中,“默而识之”的“识”是“记住”的意思,这里读zhì。
③.理解“下问”的意思,既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运用举例的方法,例如,老师向学生请教就叫“下问”。
④.学生当小老师讲解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倾听,随时根据小老师的讲解进行补充。
三、诵读“三到”,感悟深意
1.指导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找出生字,并识记生字。
2.组织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
3.引导学生读懂第二部分的意思。
4.组织学生展开小组活动,交流自己对第二部分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说清“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的意思,还要重点说明“心到最急”中“急”的意思和今义不同,在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5.组织学生诵读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第二部分,圈出“矣”和“岂”,读一读音节,并识记字形。
(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3).一边读,一边想每句话的意思,遇到读不懂的词语看一看注释。
(4).集体交流,初步理解意思。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运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自由诵读,准确背诵。
①.“矣”和“岂”都是三声,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②.理解第二部分的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读书经验来理解,例如,你读书时怎样做到“心到”?怎样做到“眼到”?“口到”又是怎样做到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心到”“眼到”“口到”,哪一个更重要。
四、体会交流,总结提升
1.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2.引导学生在以后的读书中,善于运用我们今天从古人身上学到的方法。
(1).先思考,再交流:读书要多问,永不满足,努力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2).将总结的方法,应用到读书活动之中。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整体理解
1.指名背诵课文前两部分,并交流自己从中获得的读书启示。
2.以“古人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为主题,引导学生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活动。
(1).一人背诵课文,其他人说一说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
(2).听清楚老师的引导,带着“古人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这个问题做好学习准备。 。
二、朗读课文,感悟体会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要求正确断句,达到熟练。
3.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学习活动:
(1)引导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