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复习秦玮i玮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解释下列词语。A.嬉:????????B.贾人:?????123这段文字源自历史故:________。4答案01A.嬉:游戏,玩耍B.贾:商人孟母三迁02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翻译文中画线句子:——————。这个故事讲的是?————成语。这个成语的含义是:————。STEP03STEP01STEP02叶公并非真正喜欢龙,而是喜欢那些像龙而又不是龙的东西。叶公好龙有的人表面喜欢某样事物,却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转身答案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而身为宋国笑()④冀复得兔()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答:????①走:跑②释:放下③身:自己④冀:希望01议论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翻译:兔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02守株待兔(略)03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2)破之()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翻译下面的句子。“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答案01去:离开(2)破:击破从此以后手不离书,以至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地步如:曹冲称象;瓦特留心观察水沸腾发明蒸汽机0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③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⑥与之④食。起之不食以俟①者,恐②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⑦不可也。俟(sì):等待②恐:恐怕,担心③暮:夜晚④之:代词,之老友令:派、使、让⑥方:才⑦信:信用⑧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123吴起守信1,解释字昔吴起出()②期返而食()其为信若此()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2,翻译句子明日早,令人求故人。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3,《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答案:①从前②约定③像④诚信(1)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2)吴起不吃饭而等老友,是因为担心自己说话不算数。邴bǐng原弃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恻:怜悯。
2、苟:假如,如果。
3、徒:白白地。
4、《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
5、得:能够。
6、资:费用。
1,解释字凡得学者()②过书舍而泣()吾徒相教()④欲书可耳()2,翻译句子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3,本文中的老师有着怎样的精神?4,从邴原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什么精神?1,①能够。②经过。③白白地。④想要012,(1)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伤感,所以哭泣。(2)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023,老师有着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034,能够学到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学习上勤奋刻苦的精神。04答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