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社会的变迁.docxVIP

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社会的变迁.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社会的变迁

一、《点石斋画报》的创办与背景

(1)《点石斋画报》的创办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由当时著名的画家、编辑人丁云鹏发起,并在上海出版。当时,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商业繁荣,文化交流频繁,为《点石斋画报》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画报以“点石成金”寓意,寓意着通过艺术的力量,点石成金,反映社会现实,启迪民智。画报的创办者丁云鹏曾言:“画以载道,道以育人。”这反映了《点石斋画报》的宗旨和使命。

(2)光绪年间,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内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而国外列强的侵略使得国家主权受到严重挑战。《点石斋画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画报初创时,每月发行量为3000份,后逐渐增加到10000份。其中,许多画作以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弊端,如官场腐败、民生疾苦、教案冲突等,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画报的发行,不仅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现实的窗口,也成为了当时知识分子表达观点、推动社会变革的平台。

(3)《点石斋画报》的创刊,标志着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画报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风俗画、讽刺漫画为主,形式上则采用了石版印刷技术,这使得画报的印刷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丁云鹏等编辑人员,不仅邀请了许多当时著名的画家参与创作,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人士进行交流,使得《点石斋画报》的内容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据统计,从1884年至1903年,《点石斋画报》共出版了150期,刊载了超过3000幅画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二、《点石斋画报》中的社会风貌

(1)《点石斋画报》中的社会风貌丰富多彩,从城市街景到乡村生活,从市井百态到文人雅集,无一不展现出了晚清社会的真实写照。画报中描绘的北京城繁华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各种商铺林立,无不反映出当时都市生活的繁荣。而农村的景象则呈现出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宁静与淳朴,农民劳作的场景、农村节庆的欢愉气氛,都成为了画报中独具特色的画面。

(2)在《点石斋画报》中,社会阶层和职业的多样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画报不仅描绘了官僚、士绅、商人等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也展现了下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如描绘官员巡视民间的画作,反映了官员与民众的互动;而描绘工匠、手艺人、小贩等底层人民的画作,则展现了他们辛勤劳作和乐观生活的态度。这些画作不仅生动地记录了晚清社会的职业分工,也揭示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互动与矛盾。

(3)《点石斋画报》中的社会风貌还表现在对节庆、礼仪、宗教等方面的描绘上。画报中记录了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以及婚礼、丧礼等人生礼仪的庄重仪式。此外,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在画报中也得到了体现,如描绘寺庙、佛像、宗教仪式的画面,展现了晚清时期宗教文化的多元与包容。这些画作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点石斋画报》对晚清政治的反映

(1)《点石斋画报》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法,对晚清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映。画报中多次描绘了官场腐败的场景,如官员贪污、徇私枉法等,通过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揭示了当时政治体制的弊端。其中,一幅名为《官场现形记》的画作,通过一系列讽刺漫画,将官员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晚清政治的黑暗。

(2)在晚清的政治变革中,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点石斋画报》对这些事件进行了及时的报道和描绘。在维新运动中,画报记录了戊戌变法的情景,反映了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而在义和团运动中,画报则展现了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的冲突,揭示了晚清政府在民族危机面前的无力和无奈。

(3)《点石斋画报》还通过描绘外国使节在华的活动,反映了晚清外交的困境。画报中有关外国使节巡视、谈判等场景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外国势力的侵略态度,也揭示了晚清政府在外交上的被动和弱势。这些画作以直观的方式,向民众展示了晚清政治的复杂性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政治改革的强烈期盼。

四、《点石斋画报》中的经济变迁

(1)《点石斋画报》记录了晚清时期经济的巨大变迁。以上海为例,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其经济活动在画报中得到了详细描绘。1884年至1903年间,上海的工商业产值从约1.2亿两白银增长至2.5亿两白银,增长了约107%。画报中《上海外滩》一幅画描绘了外滩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外国银行、公司林立,以及繁忙的码头和船舶,反映了上海作为国际贸易港口的崛起。

(2)在农业方面,《点石斋画报》展示了晚清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尝试。例如,一幅描绘江南地区水稻种植的画作,展示了当时农民使用新式农具,如水车、犁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据史料记载,19世纪末,中国水稻产量提高了约20%,这一变化在《点石斋画报》的画作中得到了直观体现。

(3)

文档评论(0)

131****26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