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规程.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DB14/T919—2014

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原则和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春玉米大斑病发生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23391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NY/T1248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玉米大斑病

由大斑刺球腔菌(Setosphaeriaturcica),无性态为大斑突脐孢菌(Exserohilumturcicum)所引起的以叶部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参见附录A。

3.2

幼苗期

从出苗到拔节称幼苗期阶段。3.3

穗期

从拔节到抽雄开花称为穗期阶段。3.4

花粒期

从玉米抽雄开花到籽粒成熟称为花粒期阶段。

2

DB14/T919—2014

4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择抗病品种,在玉米不同生育期,通过农业防治措施改善和提高品种抗病性、减轻病原菌对玉米品种的侵染,必要时辅以物理、化学防治措施。

5防治技术

5.1种植抗病品种

种抗病性应符合GB/T23391抗性评价,经过人工接种应符合NY/T1248,应选择种植已通过国审、省审优质玉米品种,并对大斑病表现为高抗的品种。

5.2农业防治

5.2.1茬口选择

前茬选择种植过蔬菜茬口,其次为大豆茬,不要重茬。

5.2.2合理施肥

基肥:在合理施肥、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川水地每亩增施五氧化二磷(P2O5)5.6Kg~

8.1Kg,氯化钾(KCl)3.6Kg~5.5Kg;山旱地亩增施肥五氧化二磷(P2O5)3.1Kg~5.0Kg氯化钾(KCl)

2.1Kg~4.5Kg。

中期追肥:重点在大喇叭口期、雌穗小花分化时进行合理追施氮肥,另亩喷施磷酸二氢钾(KH2PO4)0.25Kg。

5.2.3播种时间

当土壤5cm~10cm处地温稳定在10℃时开始播种。

5.2.4种植模式

根据品种特性、生态条件及目标产量确定密度,宽窄行种植,宽行75cm~85cm,窄行35cm~45

cm。

5.2.5及时灌溉

重点灌溉时期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溉后0cm~80cm土层的水分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5%~75%。抽雄期、灌浆期及时灌溉,灌溉后0cm~80cm土层的水分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75%。

5.2.6摘除病叶

在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若下部叶片已有病斑,应及时摘除植株底部病叶,携出田间销毁,以减少田间菌源,促进田间通风,促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5.2.7清除病残体

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植株病残体,进行土壤深耕,耕深20cm~25cm促使病残体分解腐烂。秸秆要集中处理,用作堆沤肥料的要黑矾或经过高温发酵杀死病菌。

5.3化学防治

3

DB14/T919—2014

玉米大喇叭口期开始喷药,用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0~15d用药一次,亩用药60ml~100ml,或45%代森铵水剂,7~14d用药一次,亩用药35g~45g,或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7~14d用药一次,亩用药10g~14g,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14d用药一次,亩用药70g~105g,或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7~14d用药一次,亩用药7.5g~12.5g。从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连续喷2~3次。用药按GB4285及GB/T8321.1~6规定执行。轮换用药。

4

DB14/T919—20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玉米大斑病田间症状

A.1玉米大斑病田间症状

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并不受叶脉限制,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梭型大病斑,一般大小为50mm~100mm×5mm~10mm,有些病斑长达200mm,见图1,叶片上形成大量病斑时,常导致整叶枯死。在具有抗性的品种上,发病初为小斑点,以后沿叶脉延长呈窄梭形,表现为绿斑,见图2。后期病斑中央出现褐色坏死,很少产生霉状物。田间湿度大时,在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图1梭型大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