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卖报歌》
目录
CONTENTS
歌曲背景与作者简介
歌曲内容与艺术形式
音乐欣赏与体验
拓展知识与文化链接
课堂活动与实践
01
CHAPTER
歌曲背景与作者简介
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时,结识了一个名叫“小毛头”的报童,了解到她的悲惨生活后,激起强烈的创作欲望,创作了《卖报歌》。
歌曲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及对光明的渴望。
01
02
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等。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歌曲通过描绘报童的苦难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底层人民的艰辛。
同时,歌曲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未来的渴望和对社会变革的呼唤。
《卖报歌》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时期。
02
CHAPTER
歌曲内容与艺术形式
歌词描绘了一个卖报小孩的生活场景,通过“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等具体细节,展现了报童的艰辛生活。
歌词中“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等表述,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通过“痛苦的生活向谁告”的呼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不公,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卖报歌》的旋律明快、流畅,采用了民族调式中的五声性旋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歌曲节奏紧凑,采用了2/4拍子,使得整首歌曲在演唱时具有强烈的动感和活力。
旋律中的跳进和级进相结合,使得歌曲在表现情感时既有张力又有细腻的变化。
在演唱《卖报歌》时,需要注意咬字清晰、气息均匀,尤其是在快速演唱部分,要保持声音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要求真挚、自然,要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表现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在演唱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层次感和变化,通过声音的强弱、快慢等变化来表现歌曲中的情感起伏和高潮。
03
CHAPTER
音乐欣赏与体验
播放歌曲《卖报歌》,让学生完整聆听一遍,初步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感基调。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旋律、节奏、力度等音乐元素,以及这些元素所表达的情感和形象。
播放歌曲的第一段,让学生感受旋律的明快和节奏的紧凑,引导学生想象卖报儿童忙碌的身影和乐观的心态。
播放歌曲的第二段,让学生注意旋律的起伏和力度的变化,感受歌曲中表达的艰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播放歌曲的第三段,让学生体验旋律的舒展和情感的升华,感受卖报儿童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指导学生模仿演唱歌曲中的重点乐句,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掌握。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演唱,深入体验歌曲中表达的情感,理解卖报儿童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性地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和形象,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04
CHAPTER
拓展知识与文化链接
在民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落后和信息传播的需要,报童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职业之一。
民国时期报童的普遍存在
报童主要负责在街头巷尾叫卖报纸,为市民提供新闻信息。他们需要早起,从报社领取报纸,然后走街串巷进行叫卖。
报童的工作内容
报童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们通常来自贫困家庭,为了生计而从事这份工作。他们的工作时间长,收入微薄,还要承受恶劣天气和竞争压力。
报童的生活状况
贫困问题
01
《卖报歌》通过描绘报童的艰辛生活,反映了民国时期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歌曲中的报童在寒风中叫卖报纸,却难以维持生计,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底层民众的困境。
教育问题
02
歌曲中的报童虽然渴望读书,但却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反映了民国时期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儿童权益问题
03
报童作为儿童从事艰苦的劳动,揭示了民国时期儿童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他们的童年被剥夺了游戏和学习的机会,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渔光曲》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的歌曲,描绘了渔民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捕鱼的艰辛生活。它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
《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曲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原版。它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
《毕业歌》
这首歌曲是民国时期广为流传的毕业歌曲之一,表达了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它充满了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05
CHAPTER
课堂活动与实践
《卖报歌》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歌曲背景介绍
歌词解读
演唱技巧探讨
分组讨论歌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深入理解歌曲内涵。
各组分享演唱《卖报歌》的技巧和方法,如气息控制、音色调整等。
03
02
01
学生发挥想象力,构思与《卖报歌》相关的情景剧情。
分组进行角色分配,合作排练情景剧。
利用现有资源,制作简单道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