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四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时;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考点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2021·福建,12,3分,难度★★★)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A)

A.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B.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C.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

D.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2.(2022·海南,19,13分,难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说:“我们当然想看看发明的力量、优点和作用。由此引出了无数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性的发现。”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认为:“技术发明要比科学思想传播的更快更远。”

(1)在下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指南针的传播路径。(要求:写出传播路径并用具体材料佐证)(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指南针应用的历史影响。(6分);【资料夹】

①13世纪初阿拉伯地理学家阿布·菲达所著的《地理志》是首次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的阿拉伯文献。

②成书于1119年的《萍洲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③阿拉伯人蒲寿庚于1241年至1252年在福建泉州任提举市舶,管理本地与海外贸易事务。

④英国学者尼坎姆于1190年用拉丁文写的《论自然界的性质》记载:“当水手在海上航行,遇到阴天看不到阳光,或夜间世界笼罩一片黑暗时,不知道其船行方向,便将针与磁石接触。此时针在盘上旋转,当旋转停止时,针就指向北方。”

⑤1096~1270年,欧洲十字军进行了八次东征,远达东地中海沿岸地区。;【资料夹】

⑥据史学家陈垣先生的考据,自924年至1207年,大食正式遣使中国39次。《宋史》记载:“(开宝)四年(971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阇婆、占城、勃泥、麻逸、三佛斋诸蕃并通货易。”

⑦明代隆庆年间,李豫亨写道:“近年吴越闽广屡遭倭变,倭船尾率用旱针盘以辨海道,获之仿其制……始多旱针盘。”

⑧有学???指出:“中国人从发现磁石指极性到以人造磁针做成罗盘,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酝酿……表示这种技术原创过程的艰辛。而欧洲从对磁石指极性一无所知到12世纪末短时间内一下子跳到直接以水罗盘导航,没有技术原创过程的发展特点,显然是接受外来的现成经验后制造出来的。”;答案(1)传播路径:根据资料②可知,中国在12世纪初已明确记载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根据资料①④可知,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在不晚于12世纪末已学会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根据资料③⑥可知,中国在宋朝时期与阿拉伯帝国交往交流频繁。由此推断,中国的指南针技术在13世纪初之前已传至阿拉伯帝国。根据资料⑤可知,11~13世纪,欧洲和阿拉伯帝国战争频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促进文化交流。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中国的指南针技术于12世纪末之前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根据资料⑦可知,中国明朝时,指南针已东传至日本。;答案(2)历史影响:指南针的应用加速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等人类历史上重大航海事件的发生,使世界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指南针传播至欧洲,加速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欧洲在世界历史中的优势地位逐渐确立;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密切了全球经济联系;为早期殖民扩张提供了技术条件,给亚洲、非洲、美洲殖民地带来灾难,但客观上加速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解析第(1)问,据“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我国在12世纪初已经将指南针用于航海;据“首次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的阿拉伯文献”“不知道其船行方向,便将针与磁石接触”可知,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在不晚于12世纪末已学会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据“阿拉伯人蒲寿庚于1241年至1252年在福建泉州任提举市舶”“自924年至1207年,大食正式遣使中国39次”可知,来华阿拉伯人在宋代一度参与管理中国的海外贸易,中国与阿拉伯之间使节往来频繁,中国的指南针技术可能在13世纪之前已经传入了阿拉伯帝国;据“欧洲十字军进行了八次东征,远达东地中海沿岸地区”可知,11~13世纪欧洲和阿拉伯帝国战争频繁,客观上促进了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为指南针技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创造有利条件;据“倭船尾率用旱针盘以辨海道”可知,明朝时期日本船只已经使用指南针辨别航道,说明当时指南针已经传入了日本。;解析第(2)问,东西方普遍将指南针运用于航海,有利于世界远洋航海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使

文档评论(0)

各类教育资料交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教二十余年积累的各类备课、授课、论文素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