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植物考古被运用到红山文化晚期的一些遗址中:在兴隆沟遗址植物浮选工作中,发现较少的碳化植物种子,其中榛子、核桃等坚果类种子居多,粟和黍的发现数量很少;而在稍晚的哈民忙哈遗址中,发现有粟、黍、藜、大籽蒿等碳化植物种子80多万粒。这说明红山文化晚期()
A.处于采集渔猎阶段 B.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C.生产生活得到发展 D.原始农业生产起步较晚
【答案】C
【解析】
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在兴隆沟植物浮选工作中,发现较少的碳化植物种子,其中榛子、核桃等坚果类种子居多,粟和黍的发现数量很少;而在稍晚的哈民忙哈遗址中,发现有粟、黍、大麻、藜、大籽蒿等碳化植物种子”可知,在兴隆沟遗址中发现的碳化植物种子较少,且以榛子、核桃等坚果类种子居多,粟和黍的数量很少,而在稍晚的哈民忙哈遗址中,发现了更多种类的碳化植物种子,包括粟、黍、大麻、藜、大籽蒿等,这说明红山文化晚期的原始农业在逐渐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得到发展,C项正确;从材料中红山文化后期碳化植物种子增多,说明已经进入到了食物生产的原始农业发展时期,而不是采集渔猎时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出现了私有财产的内容,不能得出即将买入阶级社会门槛,排除B项;兴隆沟遗址中发现了碳化植物种子,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原始农业,而不是原始农业起步较晚,排除D项。故选C项。
2.《汉书》载,汉宣帝时夏侯胜“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东观汉记》载,汉明帝“亲自制作《五行章句》。每飨射礼毕,正坐自讲,诸儒并听”。这些做法()
A.有助于宣传国家治理思想
B.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受到了佛教道教思想影响
D.意在规范儒学研究方法
【答案】A
【解析】
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题。时空范围为汉代(中国)。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汉宣帝时夏侯胜因编撰儒家经典而受到奖赏,汉明帝崇儒,重视教育和文化,体现了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有助于宣传国家治理思想,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排除B项;佛教在东汉时期才传入中国,道教东汉末年才创立,因此汉宣帝和汉明帝不可能受到佛教道教的影响,排除C项;汉代统治者重视儒学的做法意在维护统治,规范儒学研究方法属于影响而非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3.下图是绘制于中唐时期的敦煌榆林窟第25窟壁画《弥勒经变》(局部)。《弥勒经变》采用“异时同图”的手法,将农民扶犁春耕、秋季收割和扬场等农业生产场面在同一画面中呈现,还表现出弥勒世界“一种七收”“人寿八万四千岁”等内容。这主要反映出()
A.中唐时期经济的繁荣兴盛
B.当时的社会现实与理想追求
C.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D.当地自耕农经济的发展状况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敦煌石窟榆林窟第25窟中的壁画《弥勒经变》”“将农民扶犁春耕、秋季收割和扬场等农业生产场面在同一画面中呈现,还表现出弥勒世界‘一种七收’‘人寿八万四千岁’等内容”可知,《弥勒经变》既描绘了农业生产的现实场景,也表达了对粮食丰收、健康长寿的美好追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理想追求,B项正确;材料中的壁画属于艺术创作,虽然描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繁忙场景,但还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唐时期经济的繁荣兴盛”以偏概全,排除A项;壁画中并未涉及道教和儒家相关信息,无法说明三教并行的政策,排除C项;材料属于佛教壁画,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才能说明当地自耕农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4.宋人王柏指出:“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秋成之时,百逋(租税、债务等)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当代学者李晓认为,宋代小农家庭经济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复合式单元”。这说明宋代()
A.农村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B.农村的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C.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D.小农经济的韧性有所增强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部分学校12月份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联考历史试题.docx
-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黄山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份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docx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