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质检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质检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质检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同的部族图腾存在着差异,周族以凤鸟为图腾,其形象呈现出汇聚众鸟的景象,“凤”字被解读为“凤之象也,鸿前鏖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对这一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动物崇拜植根于久远的历史文化

B.周族文化杂糅了不同的部族传统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定型

D.西周社会充斥着蒙昧主义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周族的图腾凤鸟集合了不同部族的图腾,意味着其政权的建立与文明发展是以周族为主体,杂糅了众部族的传统,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周族的图腾凤鸟集合了不同部族的图腾,材料不能说明动物崇拜的历史传承,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周族文化的特征,材料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无关,排除C项;材料表明周族文化杂糅了不同的部族传统,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三国两晋时期闽、赣两地文化与建康一带趋同,南朝开始闽、赣境内的人文环境发生重要变化,即土豪、洞主逐渐走上政治舞台,于是包括陶瓷器在内的文化面貌便渐渐与建康有别。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

A.江南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

B.瓷器生产区域化趋势明显

C.交通状况影响区域间交流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弱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建康为南朝的首都,其地区文化代表的是中央权力,不同地区建康文化的影响存在着巨大差异,也与其影响辐射力息息相关,D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但题干反映闽赣地区文化在南朝时期与建康文化渐趋不同,排除A项;瓷器生产的区域化是指具有地方特征,而题干是指中央与地方文化的差别,排除B项;闽赣地区与建康地理位置比邻,交通便利,不是影响文化差异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3.唐武宗会昌年间,以法律形式确定,只有科举及第,尤其进士及第者,才可称“衣冠户”。他们不仅“免一门差徭”,而且“输税全轻”。这一规定()

A.破坏了税收的公平性 B.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C.完善了科举选官制度 D.推动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唐武宗会昌年间,以法律形式确定,只有科举及第,尤其进士及第者,才可称‘衣冠户’。他们不仅‘免一门差徭’,而且‘输税全轻’”概括得出结论是:唐朝政府的规定明显将科举及第者置于特权地位,这显然是破坏了税收的公平性原则,A项正确;材料的规定减少了纳税人的数量,实际上增加了民众和政府的压力,排除B项;材料表述的是对科举及第者的优待政策,并未涉及到完善科举选官制度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叙述的内容只是涉及到了政府对科举及第者的优待政策,并没有提及法律与儒家伦理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4.王安石在《进洪范传表》中阐发性命之理,并指出“臣闻天下之物,小大有彝,后先有伦。叙者天之道,叙之者人之道。天命圣人以叙之,而圣人必考古成己,然后以所尝学,措之事业,为天下利”。王安石()

A.力主变革时弊 B.强调民惟邦本

C.主张经世致用 D.认同程朱理学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可知,王安石提到天下万物有大小、先后的秩序,这是天道,而遵循这种秩序是人道,上天任命圣人来梳理这些秩序,圣人必须考察古代、成就自我,然后将所学运用到事业中,为天下谋利,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王安石强调以所学实现“天下利”,可见其主张学以致用,即经世致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C项正确;材料是表明王安石的经世致用思想,不是变革时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王安石的经世致用,不是民本思想,排除B项;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人,而“程朱理学”里的朱熹是南宋时期的理学代表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

5.忽必烈下诏称“故特命国师八思马创为蒙古新字,译写一切文字,期于顺言达事而已。自今以往,凡有玺书颁降,并用蒙古新字,仍以其国字副之。所有公式文书,咸遵其旧。由此,元代皇帝的自称在发给不同地区的公文中也分别对应八思巴蒙古新字和畏吾体蒙古文的qaγan、藏文的rgyalpo、汉文的“皇帝”。这体现出当时()

A.君主专制权力日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