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docxVIP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

1.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很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宠爱,广为流行。

——摘编自《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

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有,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堵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集。

——《明神宗实录》

(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成因。(12分)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学问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缘由。(6分)

(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更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8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从前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可师,而不知变更。……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

材料三1894年11月22日,我(美国驻中国公使田贝)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斗争。他们说,他们不能够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有事做。”他们答称:“那些兵不能够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只是威吓老百姓。”我于是说:“假如他们确信再战没有好处的话,他们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是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他们怎能办到呢?”我回答说:“假如他们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谈商。”他们兴奋了,恳求我马上照办。

——引自《田贝论中日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为何指责李鸿章?理由是否属实?(2分)

(2)材料二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黯然失色”的缘由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4分)

(3)材料三,清政府总署官员对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白什么根本性的问题。(2分)

(4)分析以上材料,总结中日甲午斗争中国失败的主要缘由。(8分)

答案精解精析

1.答案(1)特点:坊市分别;商业旺盛但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国际大都会;文化多元。

成因: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包涵开放;丝路畅通。

(2)现象:市民文化旺盛。

缘由: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

(3)政策:“海禁”政策。

影响:阻碍经济发展,堵塞东西方文化沟通,造成中国落后。

解析第(1)问,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干脆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成因可以从唐朝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分析;第(2)问,据材料二概括文化现象即可。这一现象出现的缘由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从材料信息看,该政策为“海禁”政策,其影响可回顾教材学问回答。

2.答案(1)因为李鸿章一味依靠外国,贻误了战机。理由基本属实。

(2)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的费用太少。为其消极反抗的行径作辩护。

(3)清政府的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

(4)清政府过于依靠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则做了长期且充分的打算。

解析本题以中日甲午斗争中国失败的主要缘由为切入点,组成了三则材料。第(1)问,关键是要结合材料及史实。第(2)问,缘由,据材料二概括即可;真实意图,据1894年时李鸿章的消极反抗行径回答。第(3)问要依据材料三分析;第(4)问应从中日两方面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8****70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优质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