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描绘了一幅乡村暮春的美好画卷。诗中通过对篱笆、小径、新绿的枝头、金黄的菜花、飞舞的蝴蝶、奔跑的儿童等乡村常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闲适,以及儿童的天真活泼。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鲜明,富有童趣,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让他们在诵读与理解中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感受力,提升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会认“徐、篱、疏”等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宿、徐、篱”等7个生字,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

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儿童的天真可爱,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与儿童的童趣。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如“疏疏”“未成阴”“急走”等词对营造意境、刻画形象的作用。

透过诗句表面,领悟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四、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初步体会古诗的意境。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深入理解诗句内涵。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

展示多幅乡村美景图片,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能用一些词语形容一下乡村给你的印象吗?”引导学生用“宁静、美丽、悠闲”等词语描述。

引出课题:“在古代,有许多诗人都喜欢乡村生活,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关于乡村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已有认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古诗营造氛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解决。

指名朗读,正音纠错,重点强调“疏(shū)、篱(lí)、径(jìng)、阴(yīn)”等易错字音。

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畅。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读古诗,自主解决字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深入理解诗句奠定基础。

学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宿、徐、篱、疏、未、追、寻”,学生认读。

分析生字结构、笔画,如“宿”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宀”,表示房子,下面“佰”“亻”,与人有关,合起来表示人住在房子里,夜晚住宿的意思;“篱”是上下结构,上竹下离,与竹子有关,本义是篱笆。通过这样的讲解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理解重点词语:结合注释、插图理解“疏疏”(稀疏)、“未成阴”(还没有形成树阴)、“急走”(奔跑)等词语。

设计意图:扎实进行生字词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为理解诗句、读懂古诗扫清障碍,同时渗透汉字文化,增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与热爱。

精读诗句,理解诗意

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句。

首句“篱落疏疏一径深”:

提问:“篱落”是什么?(篱笆)“疏疏”描绘出篱笆怎样的样子?(稀疏,不紧密)“一径深”呢?(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很长很深)

让学生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句诗描绘的画面:“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长长的小路伸向远方。”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结合插图,让学生将诗句具象化,理解诗句所写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次句“树头新绿未成阴”:

问:“树头”指哪里?(树枝顶端)“新绿”是什么样的颜色?(嫩绿,刚长出来的新鲜的绿色)“未成阴”说明什么?(树木还没长大,枝叶不够茂盛,不能形成浓密的树荫)

请学生想象:“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抬头看树,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说出树枝上嫩绿的新芽,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来的画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诗句细节,体会诗人用词精准,感受暮春乡村树木的生长状态,进一步丰富画面想象。

第三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解释“急走”为奔跑,“追”即追赶。

提问:“看到‘儿童急走追黄蝶’,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场景?”让学生描述儿童奔跑、嬉笑,眼睛紧紧盯着黄蝶的样子。

组织小组讨论:“从儿童的动作中,你能感受到他们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儿童的天真活泼、欢快兴奋。

设计意图:以问题驱动学生深入理解诗句,通过小组讨论,碰撞思维火花,让学生从儿童的行为揣摩心情,感受儿童的童趣,使古诗的情感内涵得以挖掘。

末句“飞入菜花无处寻”:

问:“黄蝶飞到哪里去了?”(飞入金黄的菜花地里)“无处寻”是什么意思?(找不到了)

引导学生思考:“此时,儿童的心情又会怎样?”让学生体会儿

文档评论(0)

153****8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