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各地玉器还各有特点,然而到了晚期,中国大地上从甘肃、陕西到山东、河北,再到湖南,都出现了与良渚文化玉器形制几乎一模一样的玉琮和玉璧。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

A.国家早期形态有所加强 B.多元一体格局走向成熟

C.华夏认同观念影响深远 D.文化交流现象业已存在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据题干“新石器时代中期,各地玉器还各有特点”“晚期……都出现了与良渚文化玉器形制几乎一模一样的玉琮和玉璧”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各地域之间交流的加强,各地玉器形制越来越接近,说明早期先民们已存在文化交流现象,D项正确;仅仅根据各地玉器形制的相似性得不出国家早期形态有所加强的结论,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多元一体格局初步奠定,“多元一体格局走向成熟”不符合阶段特征,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才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

2.先秦某一思想流派推崇制度理性,主张用制度而不是道德来解决问题。史学家吕思勉也认为先秦诸子之学,只有这一思想流派“见用于时;而见用之后,居然能以之取天下;确非偶然之事”。下列属于这一思想流派主张的是()

A.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据材料“推崇制度理性,主张用制度而不是道德来解决问题”“能以之取天下”等信息及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法家主张法治的思想,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广泛采用的治国思想,“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中央集权主张,C项正确;A项为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排除A项;B项为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排除B项;D项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3.汉代,人们常以“东”和“西”来划分地理和文化,如“关西出将,关东出相”俗语的流行。而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逐渐将南方和北方作为中国地理与文化的划分依据。而且,这一划分依据直到现在仍影响着中国。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格局的变化 B.政治中心的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地理知识的进步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南北朝时期(中国)。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时,由于关中地区(即关西)是政治和经济中心,因此人们常以“东”和“西”来划分地理和文化。然而,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导致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大批百姓向南迁徙,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方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促使人们开始更多地以南方和北方来划分中国的地理与文化,A项正确;此时政治中心仍在北方,政治中心南移说法错误,排除B项;民族交融的加强虽然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但并非导致人们以南北划分地理文化的主要原因。民族交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更多地体现在文化上的融合,而非地理上的划分,排除C项;地理知识的进步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认识中国的地理分布,但并非导致人们以南北划分地理文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4.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曾指出:“唐朝的文化,不单是汉人的文化,而且夹杂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国文化,尤其是夹杂着印度系统和伊朗系统的文化,这是很显著的事实。”该学者意在强调,唐代()

A.政局的稳定性 B.文化的包容性

C.繁荣的持久性 D.疆域的广阔性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干“夹杂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国文化,尤其是夹杂着印度系统和伊朗系统的文化”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可知,唐朝文化不仅包含了汉人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