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大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距今5100年前后中国进入若干以中心都邑为核心的区域性原生国家——“古国”时代。距今4000年前后进入夏代,各区域性古国被整合进“九州”,初现以中原为核心的“天下王权”,进入“王国”时代,这种演进表明中华文明()

A.具有多源一体特征 B.善于优化经济资源

C.必经君主专制阶段 D.创新发明持续不断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由“?古国”时代不断发展演变,进入“王国”时代,在“古国”时代,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多个区域性的文明中心,社会结构较分散,权力分散在各个部落或小国的首领手中,进入“王国”时代后,随着国家的形成和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出现了更为明确的阶级分化和官僚体系,权力有所集中,体现中华文明不断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国由“古国”时代进入“王国”时代,体现中华文明的政治权力不断集中,中华文明多源一体强调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起源时期,各地区的文化既具有各自的特色,又在交流和融合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华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整合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国由“古国?”时代进入“王国”时代,重点体现政治结构的发展,未涉及此时经济资源的利用情况,排除B项;此时的政治特点之一是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尚未实现君主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2.汉武帝时期曾担任过御史一职的张汤、赵禹均参与制定了汉代律典《越宫律》和《朝会正见律》;汉昭宣时期曾担任过御史的丞相于定国也以广博律学而著称;《史记》《后汉书》等所载御史事迹,皆以“明法、好学、谦虚”为特征。这反映出汉代()

A.崇尚法律至上的治国理念

B.选官增加了法律知识考核

C.重视监察官职业技能考察

D.中央监察体系已趋于完善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题干中明确提到,曾担任过御史的官员们都参与了律典的制定,且他们的特征包括“明法、好学、谦虚”,这反映出汉代对监察官(御史)的法律知识和职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和考察,C项正确;题干只是描述了御史们参与律典制定和他们的特征,并不能说明汉代崇尚法律至上,排除A项;虽然题干描述了御史们的法律知识和特征,但并未说明选官增加了法律知识考核,排除B项;题干只是描述了御史们的法律知识和特征,并不能说明中央监察体系已趋于完善,且此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3.据史载,从北魏起“大抵所造者释迦、弥陀、弥勒及观音、势至多。或刻山崖,或刻碑石。或造石窟,或造佛像,或造浮图??渐成风俗”。南北朝至隋唐,密教经典有关观音信仰得以传颂。该现象()

A.源于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

B.促使统治者开展灭佛运动

C.反映佛教世俗化趋势明显

D.推动儒佛道三教并行出现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时空:南北朝至隋唐(中国)。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北魏至隋唐时期,佛教中的观音信仰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俗,这表明佛教信仰逐渐融入世俗社会生活之中,体现出佛教的世俗化趋势,C项正确;题干主旨信息是佛教的世俗化,并非讨论儒家思想的包容性,排除A项;佛教的扩展影响到统治者财政收入,导致了统治者开展灭佛运动,排除B项;唐朝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多元文化的发展,采取了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使得儒、道、佛三教得以并行发展,材料未涉及儒佛道三教并行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4.宋太宗初年,汴京城中有卖笔者,“其笔甚大,全用劲毫,号散卓笔,市中鬻者,一管百钱”,相比之下粮价“都下粟麦至贱……斗值十钱”。此类现象在当时社会并不足奇。这反映出宋代()

A.科举制促使文化的下移 B.治国理念冲击社会生活

C.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有限 D.理学日渐成为主流思潮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宋太宗时期,汴京作为都城,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当时的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