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通史B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第30讲.docVIP

通史B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第30讲.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第30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

题号

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鸦片斗争后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1

魏源《海国图志》与洋务运动

2

西学东渐推动中国教化转型与近代化

3

甲午斗争后,民族危机推动西学东渐

4

严复重新谛视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

5

近代教科书中救亡图存的价值取向

6

近代民族危机推动救亡思潮

7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

蔡元培的教化理念

8

近代中国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

9

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10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11

五四运动推动特性解放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

1.(2024·湖北武汉调研)徐继畲在1844年《瀛环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运用了21个“夷”字;而1849年最终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运用一个“夷”字。这种状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A.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

B.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

C.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解析:C材料中没有运用一个“夷”字,不等于崇洋,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B项错误;材料中“夷”字运用状况的前后变更,说明这一时期传统的夷夏之辨观念受到近代观念的冲击,C项正确;结合所学,当时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已经出现,但没有成为时代潮流,D项错误。

2.(2024·广东惠州调研)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见“奏仿钦天监用西洋历官之例,行取弥利坚、佛兰西、葡萄亚三国各遣头目一二人,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传习之”,“并延西洋陀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据此可知魏源()

A.形成了系统学习西方的思想

B.是近代化运动实践的先驱

C.变更了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

D.为洋务思想形成奠定基础

解析:D题干中主要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提及学习其他方面的内容,所以并没有形成了系统学习西方的思想,故A项错误;近代化运动实践的先驱是洋务派,魏源是鸦片斗争时期地主阶级反抗派代表人物,故B项错误;魏源书中只能看出学习西方技术,并不能看出他变更了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故C项错误;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主要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为后来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故D项正确。

3.(2024·天津和平区一模)恭亲王认为:“外国交涉事务,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欺蒙。”1863年后,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和广州方言馆相继成立。以上的主见及做法()

A.对外妥协退让损害国家利益

B.为工业化供应了技术人才

C.抵制外国入侵收回国家权益

D.推动了教化转型与近代化

解析:D依据材料“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可知恭亲王认为与外国交往通悉语言文字是前提,因此洋务派建立了有关外语学习的学校,这推动了中国教化转型与近代化,故D项正确。

4.(2024·山西太原二模)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万国公报》,到1896年前后,发行量高达38400份。光绪皇帝和洋务派大臣每期必读;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还主动投稿;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这表明()

A.西方思想受到各界普遍欢迎

B.民族危机刺激国人了解西方

C.中美两国文化沟通日益亲密

D.社会精英主见学习西方制度

解析:B从材料“到1896年前后,发行量高达38400份”“光绪皇帝和洋务派大臣”“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可以看出,甲午斗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通过报刊渠道,了解西情,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普遍”过于确定;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美两国间的文化沟通,沟通是双向性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主见学习西方制度,D项错误。

5.(2024·云南昆明一模)严复晚年曾劝谕青年留学生:“学得一宗科学,回来正及壮年,正好为国兴业;然甚愿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而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也。”这反映出晚年严复()

A.主见放弃实业救国思想 B.认清了近代科学的本质

C.主见复原旧的传统文化 D.谛视东西文化不同价值

解析:D从材料“然甚愿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而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也”中可以分析出,严复告诫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打算报效祖国挽救民族危亡,但叮嘱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这表明晚年严复重新谛视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故D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严复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而不是实业救国的思想,故A项解除;B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近代科学的本质;C项说法错误,严复胆怯 留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8****70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优质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