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
人民解放战争;课时;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考点1局部抗战
1.(2023·广东,9,3分,难度★★★)“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的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B)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2.(2022·全国乙,30,4分,难度★★★)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A)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因果、目的”类选择题题型特点
“因果、目的”类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目的”“为了”“旨在”“意在”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
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1)概念分析法: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分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等。
(2)特征分析法: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谁是因谁是果;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般是因。
(3)理论分析法: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就是果。类似???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原理就可以较为容易地作出判断。;3.(2022·浙江,13,2分,难度★★)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亲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叶剑英元帅1979年故地重游,感慨系之,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内战吟成抗日诗”是指(C)
A.抗日游击战争 B.北伐战争
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反蒋抗日;4.(2020·天津,5,3分,难度★★★)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D)
A.以史为鉴呼吁和平 B.借助时事鼓动变革
C.抵制战争避免惨剧 D.激励民众共御外侮;5.(2024·全国新课标,43,12分,难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2年中国重要新闻标题摘编如下:
锦州撤防辽西尽陷;蒋汪昨晚在杭晤谈;溥仪竟作傀儡;日本大批军队昨日到沪;蒋汪均决长住首都;日本毁我经济中心,上海闸北惨化灰烬;日军自昨晨猛烈总攻,我军沉勇坚守击退之;十九路军奉令开闽;蒋介石又做鄂豫皖“剿赤”总司令;全国红军继续大获全胜;国民党军阀大调白军布置进攻苏区;日军果进犯热河;湘鄂赣红军二次大胜利;国民党进攻苏区;傀儡组织近状;全线出击,红军捷报频传。
——摘编自陈益民、江沛主编《老新闻1931~1939》
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择取材料中的有关时事,拟定一个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正确,运用材料,史实准确,评论合理);答案示例一:
标题:1932年的中国,民族危机与抗日烽火交织。
短评:
1932年的中国,时事多舛,民族危机深重。这一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领土上肆意横行,从锦州撤防到辽西陷落,再到上海闸北化为灰烬,无不显示出侵略者的凶残和野心。同时,傀儡政权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和痛苦。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更加坚定。
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他们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沉勇坚守、击退日军的猛烈进攻。
国内政治形势也异常复杂。全国红军在苏区战场上全线出击,捷报频传;蒋介石一方面对红军进行“剿灭”行动,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