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重庆市巴渝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重庆市巴渝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重庆市巴渝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共50分)

1.审视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关系,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能够称为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的是()

A.各种分子 B.水 C.细胞 D.个体

【答案】C

〖祥解〗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大分子和病毒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详析】A、组成细胞的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

B、水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

C、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正确;

D、个体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是不是最基本的层次,D错误。

故选C。

2.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丙型肝炎病毒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不属于构成丙型肝炎病毒的物质是()

A.核酸 B.蛋白质 C.脂肪 D.氨基酸

【答案】C

〖祥解〗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析】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两部分构成,核酸只含有DNA或RNA,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下列说法可以体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的是()

①都具有细胞膜②都具有核糖体③都具有细胞核④DNA⑤都具有细胞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答案】D

〖祥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蓝细菌。

【详析】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体现在都有①细胞膜、②核糖体、④DNA和⑤细胞质,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光学显微镜常用来进行观察实验,图一表示低倍镜下的视野,图二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

B.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由甲变为乙

C.换用高倍镜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D.将装片向左移动,在a移到视野中央后接着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答案】C

〖祥解〗题图分析,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因此图二中,甲放大倍数小,乙放大倍数大;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小。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移动装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详析】A、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应该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A正确;

B、物镜倍数越大,镜头越长,与载物台的距离越近,因此由低倍镜到高倍镜,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由甲变为乙,B正确;

C、换用高倍镜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C错误;

D、在视野中找到a后先左移,等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D正确。

故选C。

5.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显微镜的使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B.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修正

C.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和概括,并由后人不断修正完善而来的

【答案】C

〖祥解〗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析】A、科学家在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A正确;

B、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B正确;

C、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是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并未涉及微生物,C错误;

D、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和概括,并由后人不断修正完善而来的,该学说使人类进入细胞学说,并为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D正确。

故选D。

6.有一种树叶虫和树叶的形状十分相似,其活细胞内的核心元素和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分别是()

A.C和蛋白质 B.O和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