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二人教版第9课赤壁赋第三课时教案.doc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二人教版第9课赤壁赋第三课时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授课课时教案

科目:语文教师授课时间:第19周星期三2018年元月2日

单元(章节)课题

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本节课题

赤壁赋第三课时

课标要求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5)筛选文中信息。(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点字词及句式,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分析文赋的内容,提高学生阅读及赏析古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注释,提高学生朗读古文及把握文章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阐述哲理。因此《赤壁赋》是本单元的重点讲读课文之一,它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学情分析

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重点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能对他们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启发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背诵第3段

提炼的课题

把握主人的发问和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新新学案

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

研习第三段

疏通文字,翻译文段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

(2)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明确:悲伤。

(3)“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就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到这样的苦闷和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上也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课堂检测内容

熟读第三自然段

课后作业布置

背诵第三自然段

预习内容布置

对于第四自然段进行翻译和分层

文档评论(0)

yc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