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教学设计)
蚕姑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把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讨论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按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预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提醒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留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构造,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漂亮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漂亮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提示留意。
2.这节课我们开头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殊留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桑叶蚕卵蚕床蚕山吐丝茧子盖新居蛾从今(3)读顺课文。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字词:蚕桑叶从今瘦钻出换上卵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把握状况。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蛾:(看图)蚕的成虫。从今: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留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其次课时
一、检查复习1.默写词语。
变成吐丝蚕姑娘吃桑叶换上从今暖洋洋盖新居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1.第1自然段。(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知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知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知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2.第2自然段。(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头阶段的状况。(4)齐读第2自然段。3.第3自然段。(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根本一样,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状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
(3)齐读第3自然段,留意词语换用的状况。4.第4、5自然段。(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今一每天发胖”和“从今一每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留意词语换用状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
文档评论(0)